雷电颂原文
1、婵娟是屈原的侍女,是一个纯洁可爱、天真稚气的少女。
2、她深明大义,爱憎分明,她热爱屈原,敬仰屈原的品德,遵照屈原的教导做人;她蔑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具有不畏权贵的骨气和敢于斗争的勇气。
3、在屈原遭到陷害的关键时刻,她始终和屈原站在一起,同黑暗势力作斗争,她与 “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宋玉形成鲜明的对照。
4、她不幸误服了南后阴谋杀害屈原的毒酒,但她却感到莫大的安慰,因为她把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为祖国献出生命,看作自己毕生最高的理想。
5、婵娟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人物。
6、作者创造她是把她当作“诗的魂”、“光明的使者”、“道义美的象征”来写的。
7、在艺术构思中,作者把婵娟作为屈原形象的补充和烘托,力求以婵娟的诗魂来展现屈原辞赋的精神,
婵娟之死在郭沫若的话剧《屈原》里,最后一幕“婵娟之死”情节中,卫士甲的话实质上是表现了屈原在楚国广大底层民众心中可信、可敬、胸襟广阔且坦然磊落的高大形象。
屈原郭沫若课文解析1、课文节选的部分《雷电颂》。
2、楚王下令把屈原关进东皇太一庙。
3、侍女婵娟坚信屈原是纯洁和正义的,不为南后威逼和宋玉、子兰利诱所动,也被囚禁。
4、屈原身陷囹圄,眼见祖国陆沉,一腔悲愤喷涌而出。
5、他呼唤雷、电、风,“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他渴望雷电化作他胸中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壮美的“雷电颂”把屈原光辉品格升华到最高峰。
6、这时庙祝郑太卜受南后之命,以毒酒与屈原,婵娟和救她的卫士赶到,婵娟误饮毒酒代屈原而死。
7、卫士刺杀郑太卜,焚庙。
8、熊熊火光中,屈原展读《橘颂》,祭奠婵娟,并随卫士潜往汉北,和人民一起继续坚持斗争。
上一篇:优秀班干部竞选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