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敬亭山
1、相看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独坐敬亭山
3、相看两不厌,
4、意思是: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5、独坐敬亭山写于唐代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
6、《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7、xiāngkànliǎngbùyàn
8、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9、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753年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753年,而是作于761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1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zhǐyǒujìngtíngshān
12、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13、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14、天高鸟飞尽,孤云独去闲。
15、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16、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17、《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18、《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19、作品原文
20、出自李白《独坐敬亭山》
21、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22、孤云独去闲。
2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一作:唯有)
24、众鸟高飞尽,
25、出自:李白《独坐敬亭山》
26、gūyúndúqùxián
2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8、zhòngniǎogāofēijìn
29、尽:没有了。
30、[唐]李白
31、李白〔唐代〕
32、只有敬亭山
上一篇:尽孝要趁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