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本性
明心见性行止由心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本心和真性,行为举止皆发自内心。
这句话是一句颇有智慧的话语,“明心”意指明本心,看到自己的真心,“见性”意指见到自己的真性。所以明心见性就是看见自己的本心和真性,接着就有后面的行为举止皆听从和遵循自己的内心。
简介:
心(拼音:xīn)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心”古字形像人或鸟兽的心脏,本意即心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因此把思想、感情都说做“心”。
又由思维器官引申为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又引申为思虑、谋划。心脏在人体的中央位置,故“心”又有中央、中心、中间部位等义。“心”是重要意符,从“心”的字大多与思想、感情有关,如:思、恨、慕等。
1、“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意思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本心。”
“明心见性,直指本心”出自《六祖法宝坛经》,原文太长,先摘录其中一段——
六祖大师悟道后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而又能随缘现相,生起种种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实性。”
2,明心见性是整个修行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槃。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脚。
六祖法宝坛经此经是一千四百多年来,所有习禅者或禅宗的弟子,所必须修学的一部至高宝典;也因为这部宝典的流传,而奠定了禅宗在中土植基,且代代发扬光大,历久不衰。
3、六祖惠能明心见性,开启本有的大智慧,他所说的经典是由智慧光明所说出来的,这是由真正智慧所说的经典!《六祖法宝坛经》,是这部经的名字。“六祖法宝坛”,是这部经的别名;“这一个字,是经的通名。佛所说的经典,有七种立题;所有佛说的经典,不能出这七种命名的意思。这七种总立题就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就是单人、单法、单喻;复三,就是人法、人喻、法喻,这是重复的,所以叫复三;具足一,就是人法喻都有。
参考资料
宣化法师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08-01
个人观点,供参考:x0d性:在佛家我认为多指不变的,即不生不灭的、本具的。如佛性、自性。x0d日常生活也有此方面的类似提法:如性质、本性,多指自身本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点。x0d\x0d那么见性,要见啥呢?佛家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无自性;自然不是要见的。x0d怎么见呢: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去除所有的生灭,其自然会慢慢显现。x0d\x0d阴神、阳神、灵魂、意识、思维等都属于生灭的东西。但其背后有一个承载它们的不生不灭的,或曰真如,或曰本性,或曰真我,或曰佛性,或曰本识等等,非语言能所及。
典故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却说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成语意思:1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2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成语注音:ㄇㄧㄥˊ ㄒㄧㄣ ㄐㄧㄢˋ ㄒㄧㄥˋ 通用拼音:ming xīn jian xing 拼音简写:MXJX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明心见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例句:林语堂《论买东西》:「宋儒喜欢讲明心见性,以庄以诚求之,要除去物欲之蔽。」
上一篇:用一句话暗示我在等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