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什么意思
1.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指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拒不向法院报告的情形。所谓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是指当被执行人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财产支付义务时,必须按照《被执行人财产法》全面、真实地报告财产状况。人民法院出具的声明书,证明其不履行或者暂时不能履行的,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1条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部分的规定。第238条执行期间,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和中止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担保的财产或者保证人的财产。2、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有哪些?1.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民事处罚决定书、支付令,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2.行政处罚决定和依法应当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理决定3.中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调解书;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有关规定作出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裁定4.债权追讨债权文件及经公证人依法授权的事项5. 人民法院承认效力的外国法院判决、裁定和外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是什么意思?违反财产申报制度,意味着法院将在案件执行过程中随时为被执行人预留基本生活费。但故意隐匿财物逃避执行的,也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2条、第223条规定,被执行人不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有权扣押、提取、查封、查封、冻结、拍卖1.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部分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的必要生活费。违反财产报告制度,在有能力履行的情况下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件规定义务的后果:对方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书等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的,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有能力执行和拒绝执行的被执行人将被列入失信名单,受到包括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在内的多重限制。被执行人逾期未还的,依法承担债务利息的两倍。
上一篇:大红袍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