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 费希尔,全球十大著名唱片公司各是谁?
1,全球十大著名唱片公司各是谁?
1.索尼BMG(新索音乐) 索尼BMG音乐娱乐公司(SONY BMG Music Entertaiment)成立于1888年,前身原名为哥伦比亚唱片,于1938年以70万美金被子公司CBS广播公司并购,与哥伦比亚三星制片同属美国CBS影视集团。1968年日本索尼入股,改组成CBS/Sony唱片公司。1988年1月,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日本索尼陆续并购了CBS的电影与音乐部门,使CBS/Sony百分之百成为Sony旗下音乐部门,并更名为Sony Music ,中文正式全名为“索尼哥伦比亚音乐娱乐”。2004年11月,由时任美国索尼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主导,新索音乐与全球媒体巨子博德曼旗下音乐部门BMG Music以各持股50%方式合并成为索尼BMG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新索音乐”。 2.环球音乐 3.百代唱片, 4.华纳唱片 5. 滚石唱片
2,谁能介绍一下中国内地的唱片公司
信报讯 一直谨慎观望中国唱片市场的国际最大唱片公司环球唱片终于大踏步地进军国内市场了。近日,环球唱片在香港正式对外宣布与上海最大的传媒集团上海文广合资,以一亿元的启动资金成立了一家名为上腾的大型音乐娱乐公司。环球旗下的艺人谭咏麟、张学友、陈慧琳、许志安、郎朗等悉数到场参与了新公司的启动仪式。
作为国际上最庞大的唱片机构,环球唱片在中国内地一直举步不前,始终持谨慎的观望态度。但是随着国内唱片市场的逐渐成长,加之华纳唱片等国际唱片公司在国内发展的举措越来越具规模,身为“五大唱片”龙头的环球终于按捺不住进军中国内地的步伐了。经过一年的筹备和接洽,环球最终选择了与上海最大的传媒集团上海文广合资,开设一家以音乐为主的大型娱乐公司上腾,先期注入的启动资金高达1亿元人民币,这种经营模式和投入规模在国内唱片业堪称独一无二。对于如此大规模的举措,环球唱片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成为最大型的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音乐娱乐公司,环球唱片东南亚区总裁许智伟甚至表示,未来环球要在中国内地推出的每张唱片的销量目标都将是1亿张。不过对于行事一向谨慎的环球公司来说,他们的先期举措并非推出新人新唱片,由环球委派的上腾娱乐负责人蔡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近期的几大重要举措是充分利用和大力推广环球唱片的现有资源,比如制作环球专属的音乐节目、举办环球旗下国际艺人的演唱会等,应该说环球的这一举措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这是一种既可以赢利又可获得声誉的双赢举措。
而对于未来环球将签约的新艺人,蔡小姐则表示环球很有信心在中国内地发掘和培养一流的新人,据蔡小姐透露,近期已经有不少歌手主动和公司接洽,其中也不乏已经成名的歌手。此次环球的举措无疑预示着中国内地唱片业的未来将更加完善和国际化,同时竞争也将更为激烈。据记者了解,环球在香港的唱片占有率高达40%,在台湾也达到了20%,至于未来在中国内地唱片市场环球是否可以后来居上,我们拭目以待
3,五大唱片公司是?
1.BMG-RCA-VICTOR BMG 全称 Bertelsmann Music Group,原是一家以美国为基地的不太起眼的德国唱片公司。在兼并了RCA、MCA、Arista和Geffen之后,摇身成为世界五大唱片集团之一。RCA 全称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n,原是一家收音机和电台广播公司,1919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立。1929年,RCA 收购了Betliner在美国开设的Victor唱片公司之后开始进军唱片业。40年代 RCA拥有Frank Sinatra、Perry Como、Glenn Miller、Benny Goodman、Duke Ellington 一批炙手可热的红星。1955年起,Elvis Presley更成了RCA的镇山宝。但从六、七十年代起,RCA 的发展乏善可陈。 Arista由 Bell 公司所创,1979年为 BMG收购。Air Supply、Whitney Houston 都是Arista的顶梁柱。 MCA 全称是 Music Corporation Of American,原是一家音乐会订票公司,在收购了Decca 的美国分公司后进入唱片业。四、五十年代拥有Bing Crosby、Louis Armstrong等爵士红歌星;六、七十年代签下了The Who、Elton John、Olivia Newton-John、RickyNelson等著名乐队和歌星。1990年,MCA 收购了Geffen公司。 Geffen由David Geffen创建于1980年,本身是一家著名的中型公司。旗下拥有Guns N' Roses、Nirvana等著名摇滚歌手的乐队。1990年被MCA以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 ------------------------------------------------------------------------------ 2.EMI EMI 的起源有两个。一个Berliner在1898年创立的 HMV公司。1900年正式使用那个著名的小狗聆听留声机的 HMV商标;另一个是Columbla公司。1929年。两者合并成立了Electrical And Music Industries (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EMI。这一合并使 EMI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除了英国的 Decca、美国的Brunwick和德国的 DGG,其余的厂牌全由 EMI所控制。二战后, CBS率先推出了33转LP唱片和45转单曲唱片,但 EMI仍死守78转的10英寸唱片老规格,导致不少旗下艺人跳槽离去。50年代初,本来由 EMI代理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发行权的RCA、CBS也改与Decca和Philips合作。1955年, EMI为了扭转不利局面而收购了Capitol 公司,希望通过它来打开美国市场。但 Capitol公司的保守作风使 EMI无法在50年代兴起的摇滚乐潮流中获益。进入60年代后, EMI才有了转机。先是旗下的Cliff Richard和Shadows的走红,然后是以The Beatles 为代表的英国摇滚潮流的兴起。这股潮流中的大部分英国乐队都签在EMI.煜拢��℅erry & The Pacemakers、DC5、Animals、Hollies、Herman's Hermits、Yar. birds 等,而这股潮流的领头羊The Beatles 乐队更成了 EMI30年来最大的“金矿”。但 EMI的美国分公司 Capitol却平白放过了发财的机会,不肯与这些英国乐队签约,结果这些乐队在美国都投到了Epic、 MGM等旗下。直到 EMI强下命令, Capitol才施施然推出了The Beatles 的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的美国版《Meet The Beatles》60年代的好日子很快过去了。1970年The Beatles 乐队解散后,Capitol 立即面临了破产的困境。而 EMI总公司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工党政府上台后禁止英国企业将资金用作海外投资, EMI开始陷入困境。1979年, EMI为 Thorn(科艺)集团收购,但仍保持自主经营。同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实行经济开放政策, EMI随即收购了美国的Imperial、Liberty 等公司。整个80年代, EMI的经营状况颇佳,David Bowie、Duran Duran、Queen、Pink Floy.、Paul McCartney等为公司撰了大钱。1992年, EMI收购了英国著名的独立公司Virgin,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 ------------------------------------------------------------------------------ 3.PolyGram PolyGram(宝丽金)的起源和 EMI一样,也是Berliner的 Grammophone留声机公司。Berliner在德国成立了他的分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e Geselischaft,简称 DGG。一战期间,由于英德是交战敌国,德国政府便将英资公司 DGG收归国有。战后,Ber-liner的HMV公司卷土重来,在德国成立了分公司 Electrola,但 DGG却保留了小狗聆听留声机的商标使用权。但由于这个名牌商标在德国以外地方的使用权归 EMI所有,所以在二、三十年代 DGG设立 Polydor品牌,作为出口唱片之用。1940年, DGG为德国工业巨子西门子公司收购。二战之后, Polydor改为流行音乐商标,而 DGG作为古典音乐唱片专用,但小狗聆听留声机的商标为 EMI收回。但Polydor和DGG只是宝丽金的一半,它的另一半来自荷兰公司 Phonagram。该公司1946年成立,1950年为 Philips(菲利浦)集团收购。Phonogram 由于50年代获得欧洲 CBS唱片的发行权,事业开始扶摇直上,收购了美国的 Mercury唱片公司之后更是如虎添翼.1962年,西门子和菲利浦决定将他们的唱片机构合并,于是Polygram(宝丽金)宣告成立。60年代是宝丽金事业的起步阶段,他们拥有Dusty Springfield、Cream、Bee Gees、The Who、Jimi Hendrix 等著名歌手和乐队。70年代,宝丽金收购了MGM和Verve裙�尽:罄矗�谙�砣�虻牡纤箍浦斜�鼋鸫笙陨硎郑珹BBA、Bee Gees、Donna Summer到后来的Bananarama,均使宝丽金财源滚滚而来。80年代以后,宝丽金不断通过收购兼并其它公司而扩充实力。1980年收购了 Decca, 1990年收购Island和 A & M,1993年收购Motown。宝丽金在东南亚的发展最为成功。 ------------------------------------------------------------------------------ 4.Sony Music Columbla(哥伦比亚)公司由Edward Easton 创建于1889年,最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专门销售爱迪生发明的Photograph(一种以凹孔金属唱管为放音软件的留声机)。到了1891年,Columbla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唱管公司。19世级末,正是爱迪生发明的Photograph和Berliner发明的 Grammophone(一种以凹凸金属纹唱片为放音软件的留声机)进行生死搏斗的时期。当时Columbla公司生产了 200多款不同的金属唱管,并于1900年开设了伦敦分公司。但后来Photograph在与Grammophon.的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唱管慢慢为唱片所取代,Columbla公司也因财政状况不佳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将伦敦的分公司卖给了英国人Louis Sterling。到了1922年,Sterling将美国的Columbla总公司也收购了,并开始进军广播事业,结果成立了Columbla Broadcasting Company ,即CBS公司。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给唱片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Columbla公司被迫放弃了CBS.,而本身则与 Grammophone留声机的发明人Berliner的 HMV公司合并成立了 EMI,从此Columbla的商标落到了 EMI手中。1938年, CBS进军唱片业,买下了拥有Columbla商标美国使用权的 Brunswick公司,但后来 Brunswick一直赔钱, CBS将它转卖给 Decca公司,不过保留了Columbla商标的美国使用权,而该商标的美国以外地区的使用权则归 EMI所有。后来 CBS将它使用的Columbla 商标由黑色改成红色以示区别。CBS 在购买了Louis Armstrong、Duke Ellington、Bessle Smith等人的录音,及Ben ny Goodman、Count Basie 加盟之后,事业发展迅速,很快成为美国最大的本土唱片公司。1948年, CBS开始在美国推出33转LP和45转的单曲唱片,这一成功的举措使 CBS几乎独霸了全球的唱片市场,当时最走红的艺人包括Mitch Miller、Percy Faith、Miles Davis、Johnny Mathis 都在 CBS旗下。1966年,Clive Davis 接管 CBS大权。他吸收了大批新一代的摇滚艺人,包括Bob Dylan、Donovan、Janis Joplin、Blood、Sweat And Tears、Santana、Chicago、Neil Diamond等。到了70年代,又有Billy Joei、Bruce Springsteen、Michael Jackson等巨星加盟旗下,整个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80年代, CBS曾尝试向 EMI购买Columbla商标美国以外地区的使用权未��笥执蛩憬�约郝粲?EMI,以结束该商标50多年来的分割局面。在长时间的讨价还价过程中,日本的Sony集团半途插足,成功地在1989年收购了 CBS公司。 ------------------------------------------------------------------------------ 5.Warner Music 最后是 WEA(华纳)公司。WEA 的全称是Warner Brothers/Elektra/Atlantic公司,是当今国际五大唱片集团中唯一一家美国公司。Warner Brothers 本是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之一。1930年收购了Brunswick 公司后进军唱片业。从30年代至50年代,华纳公司在唱片业的经营方面很不理想,60年代初EverlyBrothers的投奔才使华纳在唱片业上初获成功。随后Peter、Paul And Mary、Frank Sin-atra、Kinks 等的加盟更使华纳的唱片事业渐成规模。1968年Warner Brothers 收购了Atlantic及其下属的Atco和Cotillion 公司,1970年兼并了 Elektra,至此,作为国际五大唱片集团之一的 WEA正式成型。WEA 旗下拥有众多著名歌手和乐队,Prince和Madonna 更是华傻奶ㄖ��lektra 由Jac Holzman 在50年代创立,旗下著名乐队和歌手有The Doors、Bread、Judy Collins等。Elektra 附属的Asylum公司由David Geffen在1972年创立,旗下拥有Jackson Browne、Joni Mitchell、The Eagles和Linda Ronsstadt等知名歌手和乐队。1973年华纳收购了Asylum,并成立Elektra/Asylum分公司交由David Geffen 管理。David Geffen在1976年因患癌症告退,1980年复出后成立了Geffen公司,起先也由华纳代理发行Atlantic唱片公司1947年由土耳其人 Ahmet Ertegun在美国创立,专替他们赏识的黑人爵士乐手出唱片,签约歌手 Joe Turner、Ray Charles等。1960年,Atlantic开始为Stax代理发行,成功地将黑人灵歌(Soul)推向世界,拥有Otis Redding、Aretha Fran-klin、Wilson Pickett等著名黑人歌手。当然,Atlantic也签下了许多摇滚乐队和流行歌手,包括Led Zeppelin、Crosby Stills Nash & Young、Buffalo Springfield、EmersonLake & Palmer、Iron Butterfly 和 Better Midler等。在80年代华纳曾谋求与宝丽金合并,但因美国的“反托拉斯”的制约而未果。 ------------------------------------------------------------------------------ 当今国际五大唱片公司发迹虽有先后,但都是通过不断地收购、兼并其它唱片公司逐步壮大的。而且发展至今均已从属于更大的集团公司,如 WEA华纳属于时代-华纳集团,宝丽金属于西门子/ 菲利浦集团,EMI 属于科艺集团,Sony(CBS) 已是日本索尼电器公司的一部分,BMG 的背景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关于听留声机的小白狗: 古典音乐圈中最著名,最传奇的商标,应该要算是那只望着留声机的小白狗Nipper了。正因为名气太盛,大家都抢着要,所以在美国是分给RCA,在英国则是归属于EMI(还有,在日本是属于Victor)。所以美国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才有留声机小狗,而英国版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另文介绍)只剩下RCA三个字。 德国血统的狗: DG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全称为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德国留声机公司 ),是宝丽金集团的旗舰公司,1898年成立,总部位于汉堡,旗下拥有Archiv(阿奇夫)等众多子公司。DG唱片公司的前身为1898年由德国人E贝纳林在其家乡汉堡成立的德国留声机公司。当时她属于英国留 声机公司(EMI,同为贝纳林所创)的分公司,其股份大部分在英国人手里,主要是将从英国运来的母盘加工压制成唱片。后由于一战的爆发英,德成为交战国,德国政府将英资DG公司 接收,从此她便走上了独立经营之路。1941年,西门子公司取得DG公司经营权,并改名为Polydor International,1962年西门子与飞利浦两家公司将其下属的DG与Philips合并成为DGG/PPI集团。1972年,DG与Philips两家唱片公司正式合资组成了日后享誉全球的唱片帝国--宝丽金(Polygram)集团。 DG公司虽有着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但我们所熟悉的黄色郁金香商标却只用了50年而已,因为DG是“唱片之父”贝纳林先生一手创立,因此1909年以前DG用的是“一个小天使坐在圆盘里”的图案做商标,也曾与英美两家兄弟公司EMI和RCA共同用过“白色的Nipper小狗侧耳倾听留声机”的商标,直到二战结束之后,DG才完全切断了这些关系,于1949年启用了新的郁金香花冠商标。在二三十年代, DG还设立了一个在国外发行唱片的宝丽多(Polydor)商标。现在这个大家所熟悉的长方形黄标是由著名的商标设计大师汉斯•多米茨拉夫在1949年设计的。今天这个黄色的郁金香花冠几乎已经代表了DG的精神,也成了这个百年老牌的骄傲。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唱片品牌,DG可以说完全见证了百年来所有乐坛的重要人物,是一致公认的古典演奏巨匠的温床。
4,音乐厂牌的国内音乐厂牌(排名不分先后)
音速光年(英文全称Sonic Light Year,简写SOLIYE)成立于2010年初,它主要挖掘中国大学独立音乐新血液,致力于打造归属于五四时期的人文精神,该厂牌整体注重音乐作品传达的独立意识思考能力,评价体系一般从五点元素考虑:歌词思想、旋律独特、编曲创意、唱腔演绎与视觉设计,这也是国内独立音乐厂牌走向成熟的标志。该厂牌成员几乎是国内理工科重点院校的学士硕士博士生,延续一种文化导向的精神,学院路五道口D22Livehouse是他们经常演出的场所。(中国大学独立音乐厂牌 - - 新潮 自由 实验) 前身是唱片工业的鼻祖伯利纳创立的英国留声机公司和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31年,为了在经济大萧条中求得生存,这两个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合为一家,并吞并了一些小唱片公司,形成了当时最大的唱片出版集团EMI。EMI的前身英国留声机公司使用的品牌是“主人之声”(HMV),英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商标则是“哥伦比亚”,在合并成EMI后仍分别使用。在战后的日本和美国,EMI一直使用Angel(小天使)商标,直到90年代才统一为EMI Classics。由于资格最老,EMI拥有最为庞大的历史录音资料库。在这里,各个时期最杰出的演奏家都留下了录音,小提琴家克莱斯勒、阿道夫·布希、雅克·蒂博、海飞兹、米尔斯坦、西盖蒂、梅纽因、吉奈特·内弗、奥伊斯特拉赫、帕尔曼、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费尔曼、杜普雷、托特里埃;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克伦佩勒、卡拉扬、切利比达凯、比彻姆、朱里尼、穆蒂、滕斯德特、扬松斯、钢琴家科尔托、鲁宾斯坦、施纳贝尔、里帕蒂、埃德文·费希尔、吉赛金、所罗门、科瓦赛维奇、歌唱家卡鲁索、吉利、夏里亚平、卡拉斯、比约林、施瓦兹柯普夫、卡娜娃等等。近年来推出的新人更是层出不穷,韩国女小提琴家张莎拉、女大提琴家张汉娜、指挥家西蒙·拉特尔、威尔舍—莫斯特……往日的无比辉煌在新一代演奏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完美的延续。在整理再版老唱片时,EMI使用的数码处理技术十分成熟,先进的CEDAR程序更能减少老录音中的杂声而对音质毫无损害。日本东芝的2088技术也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用20比特分析力、88.2千赫的采样频率处理母带,改善了老录音的音色和动态。在近期再版的老录音CD上,ART(意为“艾比路录音室技术”)是常见的标识,告诉我们这张CD上的录音经过了艾比路录音室工程师们的精心处理。目前EMI正陆续推出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是其世纪末的重头戏,曲目和版本均经过精挑细选,大师荟萃,很有收藏价值。 这是捷克唱片厂的品牌缩写,是自捷克唱片名牌Supraphon之后又一个有影响的品牌。它以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斯美塔纳、亚纳切克、马蒂奴、苏克等人的作品为主,演奏家多为捷克的新秀。虽然这些捷克演奏家由于消息闭塞不大为世人所知,但其中不乏水准高超的才子。论音质,它当然不及许多名牌,但要听正宗的捷克音乐,这是价廉物美的选择。 捷克第一大唱片品牌Supraphon近来由一家台湾公司代理,也出现在我国市场。小提琴家苏克、已故指挥家纽曼、库贝利克等的录音是它的王牌。要听捷克曲目,Supraphon仍是首选品牌。
5,明星们的个人厂牌是什么意思啊
个人厂牌一般指的是个人的品牌或个人公司。明星的个人厂牌一般是指明星们自己投资所建立的一个品牌,用自身来做该品牌的代言。厂牌就是唱片公司,包括发行,小厂牌也是自己发行唱片,自己包装艺人。 环球等是大厂牌,小厂牌就是小唱片公司,小厂牌旗下的艺人音乐风格相似,小厂牌有独立的风格,提一个厂牌很大一部分可以看出该艺人的音乐风格,比如摇滚 爵士 hiphop等。扩展资料:音乐方面1.Rough Guide“世界音乐”的老法师厂牌,最擅长为音乐画地图,一张唱片+一本旅游指南是Rough Guide经典组合。2.NonesuchNonesuch Explorer无双探险家,是“真实的非西方音乐的米其林指南”。从1967年出品第一张巴厘岛唱片开始,一系列92张专辑,以极奢侈的品质标准,保证那些“从树下懒汉口中录来的采风”,获得让“发烧友也永不抱怨”的录音质量。3.Wicklow“高地族长”幕后操纵的BMG分支厂牌,新近起家,但并不为凯尔特音乐所独享,旗下还可以找到一流的芬兰民族歌手,甚至电音红人Bill Laswell与图瓦朋克乐队Yat-Kha的奇异组合。4.Topic始于1939年的伦敦,号称世界上最老的独立唱片厂牌,由一些相信“音乐可以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创始。Topic是“图书馆”级别的厂牌,专收“档案录音”,曾经为不列颠音乐传统出版过20张一套的《人民之声》,如今正在分批整理大英图书馆三楼浩瀚的世界“声音档案”。5.Putumayo倡导“快乐生活”的美国厂牌,每每挑各种好听入耳的音乐做成《咖啡地之音》和《世界的女人》之类的合辑。英国艺术家Nicola Heindl为每一张唱片设计了带有浓郁蛮荒风味的封面。不必特去唱片店,在全美2500个Putumayo咖啡店、礼品店和服装店里都可以找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厂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