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安徽皖江城市带,皖江城市带的行政区划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6-13 01:30:04编辑:阿旭

1,皖江城市带的行政区划

皖江城市带包括8个地级市以及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合肥市: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三山区、镜湖区、无为县、繁昌县、南陵县、芜湖县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和县、含山县安庆市: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怀宁县、潜山县、岳西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桐城市铜陵市:狮子山区、铜官山区、郊区、铜陵县、枞阳县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凤阳县、定远县、来安县、全椒县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县、东至县、石台县宣城市:宣州区、泾县、广德县、郎溪县、旌德县 (绩溪县不含)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

2,皖江城市带是哪些城市,具体发展前景?

1,皖江城市带是哪些城市?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 区域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2,皖江城市带具体发展前景?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战略定位: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联接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到2020年,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3,安徽省,有多少个市?分别是哪些?

安徽省一共有多少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 、黄山市 、芜湖市、马鞍山、安庆市、淮南市、阜阳市、淮北市、铜陵市、亳州市、宣城市、蚌埠市、六安市 、滁州市 、池州市、宿州市。其中省会合肥市居安徽省中部,辖区最大的是六安市,最小的是淮北市。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扩展资料:位置境域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450千米,南北长570千米。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气候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全年无霜期200-250天,10℃活动积温在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17℃,1月平均气温零下1-4℃,7月平均气温28-29℃。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徽

4,中国各省的省会城市

1、山东:济南
2、河北:石家庄
3、吉林:长春
4、黑龙江:哈尔滨
5、辽宁:沈阳
6、内蒙古:呼和浩特
7、新疆:乌鲁木齐
8、甘肃:兰州
9、宁夏:银川
10、山西:太原
11、陕西:西安
12、河南:郑州
13、安徽:合肥
14、江苏:南京
15、浙江:杭州
16、福建:福州
17、广东:广州
18、江西:南昌
19、海南:海口
20、广西:南宁
21、贵州:贵阳
22、湖南:长沙
23、湖北:武汉
24、四川:成都
25、云南:昆明
26、西藏:拉萨
27、青海:西宁
28、天津:天津
29、上海:上海
30、重庆:重庆
31、北京:北京
32、台湾:台北
33、香港
34、澳门

上一篇:百度言情吧,推荐好看的言情小说吧~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