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恢复原理,数据恢复技术是怎么实现的
1,数据恢复技术是怎么实现的
1.数据恢复原理一-分区表
数据恢复原理与分区表关系紧密。在主引导区中,从地址BE开始,到FD结束为止的64个字节中的内容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区表。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区之后的各个分区是通过一种单向链表的结构来实现链接的,因此,若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这就是当硬盘被CIH病毒破坏后,我们可以通过KV3000的F10功能来找到丢失的D,E及以后的逻辑分区的原因。
2.数据恢复原理二-目录区与数据区
目录区DIR:是Directory即根目录区的简写,在FAT12和FAT16格式中,DIR紧接在第二FAT表之后,而在FAT32格式中,根目录区的位置可以在分区中的任意位置,其起始位置是由引导扇区给出的。单有FAT表还不能确定文件在磁盘中的具体位置,只有FAT表和DIR区配合使用,才能准确定位文件的确切位置。
数据区(DATA) 在DIR区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区,即DATA区。
DATA虽然占据了硬盘的绝大部分空间,但没有了前面的各部分,它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是一些枯燥的二进制代码,没有任何意义。
3.数据恢复原理三-引导扇区与分配表操作系统引导扇区(OBR)
OBR(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扇区,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这是对于DOS来说的,对于那些以多重引导方式启动的系统则位于相应的主分区/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是操作系统可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它也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文件分配表(FAT)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9x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为了防止意外损坏,FAT一般做两个(也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 FAT区紧接在OBR之后(对于FAT32格式,位置是从引导扇区开始的第32个扇区就是第一个FAT表的位置),其大小由这个分区的空间大小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决定。
2,数据恢复的原理是什么?
数据进行恢复与硬盘本身的结构有关系,硬盘之所以能储存数据,是因为其盘片上有凹凸不平的存储介质,相当于人大脑的记忆细胞,把写入硬盘的数据记忆下来以供读取。当我们把硬盘格式化后,这些存储介质并没有被抹平;只是改变了它的逻辑地址而已,当有新的数据写入的时候,它才会被覆盖掉,数据恢复软件也正是基于这一原理,突破操作系统的寻址和编址方式,把尚未被覆盖的数据收集起来保存到新的位置。扩展资料:数据恢复种类介绍:1、逻辑故障数据恢复:逻辑故障是指与文件系统有关的故障。硬盘数据的写入和读取,都是通过文件系统来实现的。如果磁盘文件系统损坏,那么计算机就无法找到硬盘上的文件和数据,逻辑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大部分情况是可以通过数据恢复软件找回的。2、硬件故障数据恢复:硬件故障占所有数据意外故障一半以上,常有雷击、高压、高温等造成的电路故障,高温、振动碰撞等造成的机械故障,高温、振动碰撞、存储介质老化造成的物理坏磁道扇区故障,当然还有意外丢失损坏的固件BIOS信息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恢复
3,被误删除文件恢复的原理是什么
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就像是一个链表,表头是文件的起始地址,整个文件并不一定是连续的,而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连接起来的。要访问某个文件时,只要找到表头就行了。删除文件时,其实只是把表头删除了,后面的数据并没有删除,直到下一次进行写磁盘操作需要占用节点所在位置时,才会把相应的数据覆盖掉。数据恢复软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就算你误删了文件之后又进行了其他写磁盘操作,只要没有覆盖掉那些数据,都是可以恢复的。想当年,马甲爵同学作案之后为了隐藏行踪,把自己的硬盘格式化了N次,但还是被警察叔叔用专业恢复工具找到了蛛丝马迹,并最终确定了他的去向,将其抓获。
文件之所以能被恢复,须从文件在硬盘上的数据结构和文件的储存原理谈起。新买回的硬盘需分区、格式化后才能安装系统使用。一般要将硬盘分成主引导扇区、操作系统引导扇区、文件分配表(FAT)、目录区(DIR)和数据区(Data)五部分。
在文件删除与恢复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文件分配表”的“目录区”,为安全起见,系统通常会存放两份相同的FAT;而目录区中的信息则定位了文件数据在磁盘中的具体保存位置——它记录了文件的起始单元(这是最重要的)、文件属性、文件大小等。
在定位文件时,操作系统会根据目录区中记录的起始单元,并结合文件分配表区知晓文件在磁盘中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实际上,硬盘文件的数据区尽管占了绝大部分空间,但如果没有前面各部分,它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人们平常所做的删除,只是让系统修改了文件分配表中的前两个代码(相当于作了“已删除”标记),同时将文件所占簇号在文件分配表中的记录清零,以释放该文件所占空间。因此,文件被删除后硬盘剩余空间就增加了;而文件的真实内容仍保存在数据区,它须等写入新数据时才被新内容覆盖,在覆盖之前原数据是不会消失的。恢复工具(如FinalData等)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对已删除文件的恢复。
对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其原理和文件删除是类似的,前者只改变了分区表信息,后者只修改了文件分配表,都没有将数据从数据区真正删除,所以才会有形形色色的硬盘数据恢复工具。
那么,如何让被删除的文件无法恢复呢?很多朋友说,将文件删除后重新写入新数据,反复多次后原始文件就可能找不回啦。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不够保险。
因此,最好能借助一些专业的删除工具来处理,例如O&OSafeErase等,可以自动重写数据N次,让原始数据面貌全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