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娟第五次摘金,六朝元老姚娟第五次摘金,她背后付出了哪些努力
1,六朝元老姚娟第五次摘金,她背后付出了哪些努力?
相信关注东京残奥会的人来说,对于姚娟这个人的名字是非常熟悉的了,因为她曾经不止一次登上了领奖的舞台,拿到了金牌,为中国增添荣誉。在东京残奥会上,她登上领奖台拿金牌的是第五次,可以说给她的运动生涯带来了无数的荣誉,也给祖国增添了无数的荣誉。我们所看到她的样子都是光鲜亮丽的,但是其实作为一个残疾人运动员,在背后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姚娟的故事,看看她背的努力。年龄变大,没有放弃。作为一个六朝元老,在东京残奥会上姚娟登上舞台领取奖牌的时候,她已经三十七岁了。很多女运动员在大概三十岁左右,身体就会因为各种不适,进而选择退役,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姚娟并没有,虽然自己年纪已经到了,但是她觉得还可以,她依然没有被身体的问题打败,除此之外,她不仅仅努力比赛获得奖牌,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她还有双重身份。没错,她也是一个教练,一方面突破自己,另外一方面,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教给别人,这就是她,无畏年龄,勇往直前。没有被身体残疾打败。对于很多人来说,相信最接受不了的情况,就是自己残疾。但是姚娟不是这样的,她在四岁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最终导致左边下肢瘫痪,很多人可能会因此从此一蹶不振,但是她依然非常乐观。平时面对不认识的人,可能会对她投来异样的眼光,但是她非常自信。而且常年把自己沉浸于运动当中。做不好的项目,自己就努力重来,直到做好为止。因此,她是非常乐观积极地一个人。你喜欢姚娟精神吗?欢迎留言。
2,姚娟破世界纪录,第五次摘金,她摘金背后有哪些故事值得关注?
2021年8月29日,在2020东京残奥会的铁饼比赛中,中国的两名女将再次包揽金银牌,其中获得了金牌的选手姚娟已经是第五次在残奥会中获得金牌了,这也是她第六次参加残奥会,其中五次都成功拿到了金牌,这对已经37岁的姚娟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姚娟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身残志坚”。说起姚娟,可能很多读者都不熟悉这个名字,姚娟是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代表,也是会被记入残奥会史册的一个名字。姚娟从小就有小儿麻痹症,后来更是逐渐导致了她出现了肢体残疾,但是身体的残疾并没有压垮姚娟,姚娟选择了进入无锡市的体校,而当时的姚娟,也不过是一个小女孩儿而已,但是她已经走上了一条大部分人都不敢走的道路,那就是当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其次,姚娟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是在2000年的悉尼残奥会上,当时的姚娟初出茅庐,但是依然靠着刷新了世界纪录的好成绩,成功拿下了女子F44级标枪的金牌。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本应该再次震惊世界的姚娟,因为身体受伤了,导致最终只获得了第五名,就在大家都以为她要放弃了的时候,结果她又以高昂的姿态站在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面临着巨大压力的姚娟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成功拿下了女子F44级标枪的金牌。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时候,因为女子F44级标枪被取消,所以姚娟开始改练女子铅球,结果照样拿到了金牌,并在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中打破世界纪录并拿下金牌,如今37岁的姚娟第六次站在残奥会赛场上,依然是用更加出色的成绩拿下了金牌。
3,北京残奥会的运动员简介?
残奥之星:周菊芳
周菊芳,女,1985年生,上海人。 周菊芳原是田径运动员,主攻中长跑,在一次比赛时被一位自行车教练看中,从此改练自行车。可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将左手摔断,变成了残疾人。但是,凭着对自行车运动执著的热爱,周菊芳没有放弃,她又改练残疾人自行车。残疾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可周菊芳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每次训练从来都是风雨无阻。 菊花芳香苦中来,自从2003年投入系统的残疾人体育训练以来,周菊芳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2003年在捷克欧洲自行车公开赛上获得3枚银牌,2003年在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自行车场地3公里、公路5公里2枚金牌,1枚银牌。 2004年9月在雅典残奥会上,在自行车女子1公里场地计时赛中,周菊芳(LC1级)以1分15秒491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历届残奥会上夺得的第1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200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残奥世界杯比赛中,周菊芳获得女子LC1级500米场地计时赛和2000米场地争先赛2枚金牌。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630.shtml
残奥之星:王燕红
王燕红,女,1969年生,新疆自治区肢残运动员。 15岁时王燕红因病致残,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练习射箭。每天王燕红都要扛着4公斤重的弓箭,进行五六个小时的拉弓射箭训练和各种艰苦的体能训练。一天下来,手上被磨起一个又一个血泡,胳膊也被箭弦打得青一块、紫一块。那条残腿在一天天的直立硬挺后,更是疼痛难忍,苦不堪言。而每天几百次上千次地重复单调的射箭动作,几乎让她发疯!这一切她都用顽强的意志咬牙挺了过来,她要挽起生命的巨弓,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从1994年到2002年,王燕红先后参加了第六、七、八届"远南"运动会,共获2枚金牌、2枚银牌,并在第八届"远南"运动会上以301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2003年在世界轮椅运动会上,王燕红夺得射箭女子个人冠军,并创女子个人70米单轮、30米单轮的世界纪录。 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射箭70米女子个人(站姿)决赛中,王燕红以92环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参加残奥会以来首枚射箭项目的金牌。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548.shtml
残奥之星:张海东
张海东,男,1969年生,江苏启东人,因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终身残疾。 1987年张海东开始参加体育运动,开始练习轮椅竞速和轮椅投掷。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海东认识了南京市盲人学校体育教师王兴江,在其引导下,他开始用业余时间练举重,开始了人生旅程中一项更加艰难的跋涉。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海东始终如一地摇着轮椅车,每天往返十几公里赶去盲校一个几乎露天的棚子里进行训练。寒冷的冬天里,他曾多次连人带车摔倒在冰天雪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炎热的夏天里,汗水浸透全身,双手抓杠铃时直打滑,险象频生。但他始终以超人的毅力承受着高强度的训练,每天的训练量常常达到数十吨。 功夫不负有心人,骄人的成绩回报了张海东的努力。1992年3月在第三届全国残运会上,张海东以120公斤的成绩夺得举重金牌,同时还获得轮椅铅球投掷金牌。1994年在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张海东夺得他在国际性比赛中的第1枚金牌。1996年在亚特兰大第十届残奥会上,张海东夺得1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2000年10月在悉尼第十一届残奥会上,张海东再次夺得1枚金牌,并3次打破世界纪录。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张海东又大显身手,夺得1枚金牌。 张海东的不凡表现为他赢得众多荣誉,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等。
http://www.beijing2008.cn/paralympic/paralympichistory/paralympian/n214046564.shtml
4,关于残奥会的资料?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Paralympic Games)始办于1960年。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专为残疾人举行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于夏季奥运会后举办一届,至2020年已举办16届。简介中国从1984年6月首次组团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7届残奥会,之后参加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的残奥会。在这5届残奥会上共派出215名运动员,共夺得金牌80枚、银牌72枚、铜牌52枚,59人次破75项世界纪录,25人破残奥会纪录。中国残疾人体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晚,基础薄弱。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与其他事业一样,体育事业也是百废待兴。这一年的6月,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同样,重回国际赛场,组团参加了当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仅派出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夏季残奥会,两位盲人姑娘平亚丽、赵继红面对各国强手,勇于拼搏,分别夺得女子B2、B3两个级别的跳远金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5,08残奥会中国冠军名单
金牌:
项目 小项 姓名
游泳 男子4x50米自由泳接力 - 20分 杜剑平, 唐元, 何军权, 杨沅润
女子100米自由泳 - S11 谢青
田径 男子400米 - T54 张立新
男子5000米 - T11 张振
男子三级跳远 - F11 李端
柔道 女子48公斤级 郭华平
女子52公斤级 崔娜
田径 男子铁饼 - F35/36 郭伟
男子标枪 - F11/12 朱鹏凯
柔道 女子57公斤级 王丽静
女子70公斤以上级 袁艳萍
举重 男子 52 公斤级 吴国境
田径 男子标枪 - F35/36 郭伟
男子标枪 - F37/38 夏东
男子标枪 - F42/44 高明杰
男子4x100米接力 - T53/T54 纵凯, 赵骥, 张立新, 李虎召
举重 女子 44 公斤级 肖翠娟
田径 女子100米 - T11 吴春苗
女子100米 - T53 黄丽莎
赛艇 TA级 男女混合双人双桨固定座位 周杨静, 单子龙
乒乓球 男子单打M3 冯攀峰
田径 女子200米 - T36 王芳
射击 P2级女子10米气手枪-SH1 林海燕
乒乓球 男子单打M8 陈刚
男子单打M9-10 葛杨
女子单打F1-2 刘静
女子单打F3 李倩
女子单打F4 周影
女子单打F5 任桂香
游泳 男子100米自由泳 - S3 杜剑平
乒乓球 女子单打F9 雷丽娜
田径 女子铅球 - F37/38 米娜
女子铅球 - F42-46 郑宝珠
女子铁饼 - F35/36 吴晴
游泳 男子100米自由泳 - S8 王晓福
田径 女子标枪 - F35-38 吴晴
女子标枪 - F42-46 姚娟
女子标枪 - F57/58 青素萍
银牌:
项目 小项 姓名
游泳 男子50米仰泳 - S5 何军权
男子100米仰泳 - S6 杨沅润
男子100米蛙泳 - SB8 王晓福
男子100米蛙泳 - SB9 林福荣
男子100米蛙泳 - SB11 杨博尊
男子100米蝶泳 - S8 魏燕鹏
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 -SM5 何军权
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 -SM6 杨沅润
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 -SM7 田荣
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 -SM8 王家超
射箭 女子个人反曲弓 - 坐姿1级/坐姿2级 符洪芝
女子个人反曲弓 - 站姿 高芳霞
场地自行车 男子1公里计时赛 (LC 1) 张魁东
田径 男子100米 - T37 马玉喜
男子100米 - T38 周文俊
场地自行车 男子团体竞速赛 (LC1-4 CP3/4) 张魁东, 郑元超, 张璐
女子500米计时赛 (LC1-2/CP 4) 叶娅萍
田径 男子400米 - T53 李虎召
柔道 男子73公斤级 徐志林
男子100公斤以上级 王嵩
田径 男子铁饼 - F35/36 王文波
男子铁饼 - F57/58 郑卫海
游泳 女子100米蛙泳 - SB7 黄敏
田径 男子标枪 - F37/38 张学龙
男子标枪 - F55/56 张应斌
举重 女子 40 公斤级 崔哲
游泳 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 - SM7 黄敏
田径 女子100米 - T54 刘文君
射击 R3级混合组10米气步枪卧射-SH1 张翠平
R6级混合组50米自选步枪卧射-SH1 张翠平
乒乓球 男子单打M7 叶超群
男子单打M9-10 马麟
女子单打F5 顾改
田径 女子400米 - T53 周洪转
射击 P3级混合组25米运动手枪-SH1 李剑飞
游泳 男子100米自由泳 - S6 唐元
乒乓球 女子单打F9 刘美丽
女子单打F10 范蕾
田径 女子铅球 - F35/36 吴晴
女子铅球 - F42-46 钟永渊
游泳 男子100米自由泳 - S9 郭智
男子100米自由泳 - S11 杨博尊
田径 女子铁饼 - F54-56 王婷
游泳 男子200米自由泳 - S3 李汉华
男子400米自由泳 - S11 杨博尊
铜牌:
项目 小项 姓名
游泳 男子50米仰泳 - S4 曾华斌
男子100米仰泳 - S6 唐元
公路自行车 女子个人计时赛 LC 1/LC 2/CP 4 周菊芳
游泳 男子50米蝶泳 - S5 何军权
男子100米蝶泳 - S8 王晓福
男子100米蝶泳 - S9 郭智
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 -SM6 许庆
射箭 女子个人反曲弓 - 坐姿1级/坐姿2级 萧彦红
田径 男子100米 - T12 杨育青
场地自行车 男子1公里计时赛 (LC 2) 郑元超
游泳 男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 - 34分 熊小铭, 魏燕鹏, 王晓福, 郭智
场地自行车 女子个人追逐赛 (LC 1-2/CP 4) 董静萍
女子500米计时赛 (LC1-2/CP 4) 董静萍
田径 男子400米 - T36 车冕
游泳 女子100米仰泳 - S6 江福英
柔道 男子60公斤级 李小东
田径 男子跳远 - F37/38 马玉喜
男子跳远 - F46 李康勇
游泳 女子100米蝶泳 - S8 晋晓琴
田径 男子标枪 - F42/44 高长龙
举重 男子 67.50 公斤级 吴茂顺
游泳 女子100米蝶泳 - S10 王帅
射击 R7级男子50米自选步枪 3×40-SH1 董超
田径 女子100米 - T54 董红娇
射击 R8级女子50米运动步枪 3×20-SH1 张翠平
R6级混合组50米自选步枪卧射-SH1 董超
游泳 男子100米自由泳 - S3 李汉华
男子100米自由泳 - S6 杨沅润
乒乓球 女子单打F8 张小玲
女子单打F10 侯春晓
游泳 男子200米自由泳 - S3 杜剑平
男子400米自由泳 - S8 王家超
6,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这是周杰伦的《稻香》,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它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更不能退缩,要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去面对挫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顽强、有毅力的优秀人物。张海迪大姐姐, 5岁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但是,她身残志不残,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却仍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自学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勤奋努力,创作和翻译了许多长篇小说。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辉煌的成绩,也是因为她具有这样的品质。小时候,邓亚萍受父亲的影响打起了乒乓球。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刻苦的训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终于一步步走向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对,跌倒了,再爬起来,只要不放弃,你就没有失败!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考试,我这个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的尖子生才考了六十分。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面对着试卷上大红的数字,我很伤心。放学了,我不愿意回家,独自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个醒目的“60”。忽然,我耳边隐隐约约响起了那个熟悉的旋律。对,是《稻香》!听到这首歌,我顿时豁然开朗:为什么我这么脆弱,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风雨之后才能见到亮丽的彩虹,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得起失败。想到这里,我立即昂首挺胸,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如今的我,依然喜欢那首歌;如今的我,也总是信心满满。“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同学们,如果你有恒心,有毅力,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有面对挫折的勇气,成功终究是属于你的!
7,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怎么写?
我喜欢的一首歌作文(一): 我喜欢的一首歌 每个人都有自我喜欢的一首歌,当然,我也不例外。在这些数不胜数的歌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隐形的翅膀》。每当我听起这首歌,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件事…… 记得有一次英语考试,我才考了80分,而我们班居然有几个人满分。从那次起,我开始变的闷闷不乐的。课堂上,我不进取发言。下课了,看不到同学们与我玩耍的情景。我觉得同学们都在嘲笑我……教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一次课堂上,教师问我们有没有听过《隐形的翅膀》这首歌,听过这首歌的同学都大声地唱起来,我被这美妙动人的歌声吸引住了,回家后,我搜索了这首歌并尝试着学唱。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明白,我一向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从此,我不再自卑。 我喜欢这首歌,因为它让我在绝望中找到期望,在自卑中给了我鼓励
8,O(∩_∩)O~给我写一篇阳光总在风雨后行么?拜托啦!!!!`~~~·`~
阳光总在风雨后,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会转变,这叫做:柳暗花明阳光总在风雨后。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上的两位同学在吵架,俩人吵呀吵,吵了老半天也分出谁对谁错。这时,矮个子大胖子李良握紧拳头,一副发怒的样子,他吼道:“你把我的书弄不见了,还有脸跟我强嘴,你厚…
阳光总在风雨后,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会转变,这叫做:柳暗花明。
阳光总在风雨后。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上的两位同学在吵架,俩人吵呀吵,吵了老半天也分出谁对谁错。这时,矮个子大胖子李良握紧拳头,一副发怒的样子,他吼道:“你把我的书弄不见了,还有脸跟我强嘴,你厚脸皮!”
高个子小瘦子王阳也不甘示弱,一副高傲、瞧不起对方的模样,“你个猪头三,明明我搞的,你真是冤枉好人啊!还敢把我的文具盒摔坏了,你赔!”
两人争得没完没了,一旁的我连忙跑,劝阻道:“你们不要再争吵了,人与人之间友好才是最的。你们干嘛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了合气?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们赶快和好吧!难道你们彼此愿意失去好朋友?”
俩人互相看着对方,皱着眉头,“哼!”然后,转身走开了。
天,俩人来到学校一句话也没说。当下了节课的时候,李良来到王阳的身边,诚恳地说:“她说的对,和好吧!起啦!”
王阳笑了笑说:“文具盒算得了,哪有友情宝贵啊!”
看到和好如初,我站在远处开心地笑了。
阳光总在风雨后。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做奥数题,看着题目我就开始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渐渐地,我有些不耐烦了,嘴里嘟囔着:“奥数题真让人恼火,你都去看看外国小孩,不用学鬼奥数,我好想让主意,就像成都……”突然,身影靠近了我,是妈妈。她好像听见了我的话,知道了我的心思,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奥数是数学天地里的杂技,学习它是学习更多的技巧,面对它,应该是它怕你,而你怕它。平静地去思考,我相信你能行!”
听了妈妈的这番话,好奇怪!妈妈责怪我,而是鼓励了我,我的心静下来了,好似平静的湖水,我静心地去面对难题,终于找出办法将它“吞”了下去。一旁的妈妈看着高兴的我,也会心地笑了。
好景不长,最近,天气太炎热,加上每天的奥数学习简直占用了我一天的,现在我出去玩耍的全都泡汤了,我感到心烦意乱。
天事情了转变,变得美妙无比。奥数课放学后,爸爸打来了电话,告诉我放学后去妹妹家玩儿。“ye——“我兴奋地跳了起来,高兴地摇头晃脑,我又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啦!当天下午,我和妹妹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一起疯,一起闹,玩得不亦乐乎。晚上,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去江滩玩,那里人真多,江滩的夜景真美!坐在江边,吹着凉爽的江风,双脚泡在凉凉的江水里,感觉爽极啦!
阳光总在风雨后,现在我深深地明白了,学习其实也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奥数就像脑筋急转弯,里面蕴含着的知识,真令人大开眼界啊!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也明白了,任何人学习,工作,生活,都会遇到挫折,遇到“风雨”,当面对“风雨”时,像勇敢的海燕那样,敢于直面,敢于冲破“风雨”的阻挡,那么迎接的将是灿烂的阳光和无限美好的风光啊!
阳光总在风雨后……
9,阳光总在风雨后为题写一篇并列式的高中作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
在你左右……”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就不禁热泪盈眶。这首
歌仿佛专门为我而唱,昭示了我的辉煌与艰辛,也是所有成功与收
获不变的定律。
阳光总在风雨后
小时候,人们常常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懵懂的我还不知道这
句话所含的辛酸与荣耀,便将它常常挂在嘴边,并视为座右铭,视
为人生旅途上的箴言,视为灰心时鞭策的动力。直到现在,我才稍
稍领略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回想起第一次月考之前,那时我无心学习,每天沉浸在与同学
的聊天和游戏之中,结果可想而知。当我拿回这张惨淡的成绩单时
,我就告诫自己要彻底告别现在的颓废状态,从而走向一个驰骋书
海,迎战期末的紧张学习中。男子汉,说到做到!从此,下课少了
一个与同学侃侃而谈的身影,多了一个缠着老师勤学好问的学子;
从此,电脑桌前少了一个不思进取沉迷游戏的浪子,多了一个潜心
学习耳不旁听的君子;从此,我奋发图强,用心专研难题。
每当自己想放弃时,我就对自己说:“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定
要坚持住,不要违背你的座右铭!”于是乎,学业上我丝毫不敢懈
怠,兢兢业业。果不其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期中考试时,我的
成绩突飞猛进,同学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
的荣誉与自信。辛酸与喜悦交织在一起,这迟来的日光照亮了我今
后前行的路。
请相信有彩虹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看到了成果。总结出了我人生当中第
一个宝贵的经验: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为自己
的目标而付出努力行动。一个人,当他失去希望时,就意味着灵魂
的死去;只有心怀希望,我们才能向前走去,向光明走去,向彩虹
走去……
风风雨雨都接受
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有荆棘坎坷,但困难与挫折吓不倒
我们,不放弃,不逃避,办法总比困难多,勇敢地向前冲,接受风
雨的洗礼,完成成功的蜕变,向胜利展翅飞翔!
我,已在成功左右!
10,残奥会运动员资料
姓名:纳塔莉
江湖人称:“独腿飞鱼”
项目:女子100米蝶泳S9级
英雄事迹:
北京奥运会上,她和24名健全选手一道参加了马拉松游泳比赛,获得第十六名。过了不到20天,杜托伊特又回来了。这次,“水立方”成为她尽情展现自己的舞台。
姓名:吴春苗
江湖人称:“海的女儿” 吴春苗脸上缝了20多针
英雄事迹:
9月8日晚,女子100米T11级颁奖仪式上,盲人姑娘吴春苗把自己脖子上的金牌挂在了领跑员李佳雨脖子上。她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
姓名:皮斯托瑞斯
江湖人称:“刀锋战士”
项目:男子100米T44级
英雄事迹:
9月8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100米T44级决赛中,有“刀锋战士”之称的南非著名残疾人运动员皮斯托瑞斯以11秒17的成绩夺得冠军。
姓名:姚娟
江湖人称:“知心姐姐”
项目:女子标枪F42-46级
英雄事迹:
三年里,姚娟一直在默默资助两名贫困学生。这两人都是农村的孩子,生活比较艰苦。姚娟省下训练补助,请老师交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同学,但不要告知姓名。
姓名:帕蒂卡
江湖人称:乒坛“维纳斯”
项目:乒乓球女子单打F10级
英雄事迹:
9月7日,波兰独臂少女帕蒂卡再次走进北京大学体育馆,开始自己的北京残奥会征程。帕蒂卡是唯一一名既参加北京奥运会、又参加北京残奥会的乒乓球选手
姓名:何军权
江湖人称:“无臂飞鱼”
项目:男子50米仰泳S5级
英雄事迹:
9月8日晚,30岁的何军权在自己本届残奥会上参赛的第一个项目——男子50米仰泳S5级决赛中,以0.15秒之差屈居第二,但他顽强的拼搏精神依然使现场观众肃然起敬。
姓名:林海燕
江湖人称:“业余枪神”
项目:女子10米气手枪P2-SH1级
英雄事迹:
9月8日下午4点,东道主的观众终于有机会在北京射击馆里为本国选手热情地鼓掌、欢呼,因为中国运动员林海燕为中国射击队赢得了北京残奥会的第一枚金牌。
姓名:杜剑平
江湖人称:“独臂游侠”
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S3级
英雄事迹:
在7日下午进行的男子100米S3级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杜剑平以1分35秒21的成绩获得金牌,并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他夺得了中国代表团在北京残奥会上的第一块金牌
姓名:王晓福
江湖人称:“东方飞鱼”
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S8级
英雄事迹:
9月8日,男子100米自由泳的比赛。在S8级的比赛中,有残奥会“菲尔普斯”之称的中国选手王晓福不负众望以58秒84的成绩获得金牌,并刷新残奥会纪录。
名人名言
“我已经在足球场上训练两年多了,梅西一直我的榜样,我要像他那样克服先天身体条件的不足,做一名成功的足球运动员。”
——中国5人制足球队的盲前锋王亚锋在赛后兴奋地表示。
“都是身穿中国队11号球衣,差距咋就那么大呢!?看王亚锋这带球突破,韩鹏也跟着学学吧。”
——看到残奥会5人制足球比赛后,有球迷在看台上如此打趣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足球队。
“杜丽是我最喜爱和崇拜的射击选手,她在资格赛中经常能打出满分,在决赛中也能打出10.9环的最高分。虽然我在平时的训练和国内比赛中也能打出这样的成绩,但是在大赛中却从来没有过。”
——第五次参加残奥会并夺得过4枚金牌的韩国运动员金林媛说。
“今天对手给了我遗憾,接下来我也会给他们遗憾的。”
——头顶残疾人中的“菲尔普斯”的光环,身披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的殊荣,20岁的王晓福却在7日的残奥会首日比赛中开局不利,仅收获一枚铜牌。不过,王晓福并没有丧失信心。
“我并不知道我得到的是首金,当志愿者告诉我时,我非常高兴。最后一枪我的感觉也很好,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只打了9.5环”
——摘得本届残奥会首金的瓦多维乔娃在赛后略带遗憾地对记者说。
“是体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波黑坐式排球运动员优素福维奇被战争留下的地雷夺去了右小腿,当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的时候,有人招呼他一起打球,于是,他找到了另一个进入现实世界的方式,而且和队友们一起成为雅典残奥会冠军。
“我原本期待更美好的结局,但是那样就太像小说或电影了。这是自然选择,老家伙们注定要被年轻人打败。”
———47岁的澳大利亚盲人柔道传奇人物安东尼·克拉克本想以一枚奖牌结束自己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残奥之旅,但是在输给19岁的年轻小伙子之后,他还是爽朗地“服了老”。
“我的成绩让我只想忘记今天的比赛。”
——60岁的波兰人理查德·奥莱尼克被排名第一的意大利选手超了81环,显得痛苦却又有些无可奈何。他说自己可能是老了成绩有些下滑,但“别看我这么大岁数,可是我仍对射箭很痴迷”。
“他相当于我的弟弟!不,比我弟弟还亲!”
——中国盲人短跑运动员刘向坤在夺得一个男子百米第五名后拉着自己的领跑员陈亮激动地说。陈亮不仅是刘向坤比赛时的“眼睛”,而且训练时也经常在细节上对他进行指导,让28岁的刘向坤成绩一路提高。
“我想摸一下你说的‘鸟巢’大钢条。”
——全盲人黄伟来到“鸟巢”除了听比赛,还想感受一下鸟巢究竟有多大。当他打开双臂去丈量钢条,仍没摸到边时,不解地笑着说:“这才是‘鸟巢’的一根筋呀!太大了!”
“说实话,发现自己前半程程落后那么多,真的很崩溃。”
——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在百米决赛最后三、四十米才突然发力,后来居上迎来夺金时刻。不过他实在无法承认后半程发力是他的特点,而是表示这只能说明他前半程存在问题。
“今天是我的农历生日,金牌是我献给妈妈的最好礼物。金镶玉,老好的,多少钱也买不着。”
——出生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五日的张振,在“鸟巢”近九万名观众的生日歌声,度过了自己的农历生日。
11,残奥会的资料及运动员的故事
虞奇敏,1978年出生。8岁那年,他不慎被机器轧断左腿,截肢12.5厘米,成了一名残疾儿童。为了防止腿萎缩,第二年的暑假,喜好体育运动的父亲虞鑫森把他交给普陀区少体校游泳教练郑志富,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虞奇敏在训练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游泳素质,肢体的残疾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每天他都从沈家门第一小学步行到游泳池去训练。一路上,截肢部位的新肉被假肢磨出鲜血,再经一个多小时的池水浸泡,伤口像针扎般地疼,但他从不吭声。有一段时间,少体校游泳队改为蹼泳队,因为只有一个游泳池,虞奇敏只能同蹼泳队队员同池训练。由于游泳速度快慢不一,虞奇敏屡屡被蹼泳队员的蹼板击伤、划破皮肤,常常弄得浑身都是伤。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功夫不负苦心人。训练的第二年,在舟山举办的全省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年仅10岁的虞奇敏击败众多成年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屡屡获奖。1997年,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50米、100米自由泳第一名,此后又四次获得这两个项目的第一名。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远东及南太平洋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4×100米自由泳金牌,50米、100米自由泳银牌,200米混合泳铜牌。2004年,他作为我市首位入选残奥会的运动员,在第12届雅典残奥会S34级4×100米接力自由泳比赛中获得铜牌。
13岁时突遇电池爆炸 一夜之间坠入黑暗深渊
“砰”,眼前色彩斑斓的世界随着一道强光和撕裂的疼痛,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中坠落、坠落......
这是杨新强记忆里的梦魇,每当这一幕闯入他的睡梦中,杨新强都会惊醒。
他多么想忘记,却怎么也忘不掉。
杨新强在小学时就爱踢球,看着足球在他的脚尖零活玩转,看着起脚后皮球飞过守门员进入球门的美丽弧线,他喜欢眼前的这一切,从没想过会有什么力量能把这些从他的眼前夺走,直到13岁那年。经过同学插在教室的充电器时,小新强看了一眼已经亮起红灯的充电器,这一幕,却是他今生见过的最后影像了。电池突然发生爆炸,碎片和飞溅的溶液都崩进了新强的眼睛。由于伤势过重,新强的双眼被摘除,只留下了两个空洞的眼窝。
从那时起,小新强的脾气就变了,他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听到谁说“盲人”都会止不住流眼泪。同时,小新强比原来更加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行”。任何小事让他联想到是被人看低一截,就会发脾气。那时小新强的心情被眼前的黑暗一同拉进了深不见底的深渊。
入队第一句话 “我的目标就是残奥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目失明的他已经不适合继续上学,在家人的劝说下,小新强选择了读盲校。2005年6月,为了准备即将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盲人足球项目,黑龙江省残联到各个学校挑选适合踢球的队员。因为杨新强曾经踢过球,熟稔足球的规则,脚法纯熟,被顺利选入,从此开始了他的盲人足球生涯。
事隔多年,省盲人足球队教练秦俊鹏依然对杨新强刚入队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秦教练说,由于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使得盲人足球国家队能够直接取得奥运会参赛权。如果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很有可能进入国家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少有人说出来。杨新强在入队时就与众不同,他刚被选入省队就找到秦教练说:“我想进国家队,我想踢残奥会!”
当时秦教练并不了解杨新强,以为这个16岁的小伙子只是年轻气盛,嘴上说说好给自己提气,他并没有在意。可在之后的训练中秦教练发现,杨新强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在训练中十分努力,每场对抗都像打比赛那样认真对待。拼抢凶狠,失误了会有情绪,他的神经时刻绷得紧紧的。这些表现无不证明着他想进入残奥会的强烈愿望。
经过一年的训练,秦教练已经对自己的队员非常了解了。在他眼中,张强和杨新强是全队的主力,也是最有希望进入国家队,最终进入残奥会的人选。但是这两个人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表现可谓完全相反。张强在平时训练中往往达不到一个主力的水平,可一踢上比赛就生龙活虎,像换了一个人,属于比赛型选手。而杨新强在平时训练中最刻苦,表现最好,到了比赛时却常常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平时找球又快又准,比赛时却常常找不到球,有时还会失去方向感。在处理入球的时候也显得不够冷静,越着急得分就越容易失去机会。秦教练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因为心理素质这一块,不是批评和引导就能解决的,关键还要靠运动员自己去调解。
2006年那一球 他看清了自己的弱点
2006年夏天,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开赛,由省残联组织培训起来的这支盲人足球队,第一次站在了全国大赛的赛场上。这场比赛不光是要展现龙江残疾人的风采,还要力争前八名,进入2007年的全运会,只有这样才有进入残奥会的机会。小组赛我省与辽宁、山东等省分在一组,从赛前分析来看,我省与山东排在该组前列,实力相当,将是一场恶战。而辽宁只是一名前锋和守门员很优秀,其他方面均不如我省,从实力看来战胜该队问题不大。如果战胜辽宁等其他队伍,就算输给山东一样能晋级。
我省的比赛被安排在了第二个比赛日,头一天,教练带领全体队员“听”了一场辽宁队的比赛,辽宁依靠那名优秀前锋和守门员,轻松赢得了比赛。这让教练有些担心,但是队员们都不以为然。
次日,省队与辽宁队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刚开赛就看出了两队实力不同,用秦教练的话说,整场比赛都是压着辽宁队打的。但是由于盲人足球的规则,守门员均为视力正常的健全人,一次次射门都被对方人高马大的守门员化解,这让队员有些心浮气躁,发挥也开始不稳定。这时,辽宁前锋瞄准机会攻入一球,比分变成0比1。这让队员们更加急躁,在没有把握好机会的情况下频频进攻,却没有给对方构成威胁。眼看比赛就要结束,大家都感到绝望了。就在这时,球落到杨新强脚下,由于对方防守队员的失误,杨新强晃过所有后卫,一个人带球撕破了对方的防线,直逼球门。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盲人足球的守门员虽然视力正常,但他只能在三米范围内活动,而球门有五米。也就是说,如果球从球门两侧各一米的范围内进入,守门员毫无办法。而杨新强最擅长的就是角度刁钻的两侧球,这个动作他已经练过无数次,在目前没有任何防守队员的情况下,杨新强应该可以踢出漂亮的入球。只是现在他与球门的距离有十多米,如果将距离缩小到5米以内,杨新强凭借力量大、角度刁的射门, 一定会扳平比分。
为了提醒新强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秦教练在场边大喊:“别着急,没人在你旁边,继续带球往前!近一点再踢!”杨新强继续带了两步,可在他离球门还有10米距离的时候,他突然起脚射门。由于距离太远,角度没控制好,力量也被距离消耗掉了,不出所料,球被对方守门员稳稳抱住。最终比分锁定在0比1,辽宁爆冷赢了黑龙江。
那一晚,所有队员都没有说话。而心里最难过的就是杨新强了,他不说一句话,双手反复握成拳头。因为他浪费了比赛最好的机会,导致全队陷入了被动局面。秦教练心里很清楚,新强想进入残奥会的心如此强烈,他比任何人都想赢球,所以当他犯了不应有的失误时,他也更难原谅自己。秦教练找到新强,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
在谈话中教练发现,新强比之前有所变化,他自己认识到了他在比赛中过于患得患失,导致临门一脚时失去了平和的心态。教练也指出新强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问题,因为他在训练中比任何人都努力,关键是战胜比赛场上的自己。
次日,这支被逼上绝路的队伍对阵小组最强大的对手山东队,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出线压力,队员们表现出锐不可当的气势,以3比0战胜山东队,最后一球是杨新强使出拿手的小角球锁定了胜局。最终他们赢得了小组出线权,并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军第七届全运会。
杨新强和队友张强也因为在比赛中的出色发挥,通过国家队的初选。教练在比赛中看到了新强的转变,对这个孩子更有信心了。
入选国家队
他一夜间长大了
2007年2月,省残联为备战5月的全运会,将参赛队员安排到海南进行集训。当时全队的状态都很好,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在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为进入残奥会争取更多的机会。就在这时,省队主力之一张强突发化脓性阑尾炎倒下了。
张强病倒的消息就像一层阴影,笼罩在所有队员的心头。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秦教练找到队员们谈了一次。秦教练跟队员们说,张强病倒了,他可能会因为这次生病无缘残奥会,甚至终结他的体育生涯。队员们都惊呆了,没有人会想到事情变得如此严重,这对杨新强来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巨大冲击。
在黑暗世界中踢足球,总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是杨新强从来没有这样的恐惧感,认准的方向就直冲过去,丝毫不会犹豫。踢盲人足球没有人不受伤,可杨新强是全队受伤最多的一个,因为他太拼命了。从进入省队至今,新强两侧眉骨上的皮肤都撞成撕裂伤,里外缝了10多针;右腿脚踝有严重的崴伤,长年敷药;鼻子出血、嘴角碰破、手肘、膝盖磕破皮流血成了家常便饭。但是秦教练认为,敢冲敢拼也要考虑后果,不计后果的拼命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时的杨新强也在默默地想,如果真是因为拼得太狠,受了重伤,并因伤失去了残奥会的资格,岂不是一辈子的遗憾?
在此后的训练中,杨新强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非常关心张强的病情,因为杨新强性格比较沉闷,平时不太爱说话,训练时只顾自己闷头苦练,休息时间也不常参与队友的交谈,只是自己听广播,队友与他的交流都比较少。但是张强生病后,新强每天都要问教练张强的病情,有时教练探望张强回来得晚了,他就在训练场门口转悠,等教练回来问上一句再回去休息,每天与队友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了。
在这之后,教练又发现了新强的其他变化。连续几天,杨新强吃完晚饭就没影了,8点多才回来。开始教练没放在心上。有一天到了晚上9点还没见人,教练赶忙出去找,发现杨新强正在守门员的指导下训练。教练上前问:“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新强回答:“教练,张强有病了,可能参加不了比赛。我得好好练习,争取让咱队拿个好成绩。”
按理说,国家队选队员只看个人表现,就算队伍成绩不好,只要队员发挥出色一样能被选入。新强已经通过了初选,凭他扎实的训练功底,只要在全运会上发挥正常就能保住国家队的名额,这也实现了他进入残奥会的梦想。但是现在的新强已经变了,他不再只想着自己的残奥会名额,他更加看重集体的荣誉。平时的新强训练就很刻苦,而现在他还给自己加码,为的就是把技术动作再巩固,心理状态再调整,让自己不出现之前的失误,从而保证全队的成绩。看着新强平静的表情,秦教练看得出这个年轻人心态的巨大变化,这让他心里暖暖的。
全运会的赛场上,杨新强与带伤上阵的张强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新强也获得了中残联的认可,被正式选入国家队。他既给队伍带来了荣誉,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新强用行动证明,他已经不是深陷在黑暗中患得患失的杨新强。他比从前更阳光、更快乐、更成熟了。
进入国家队集训期间,秦教练与他的爱将们通过数次电话,秦教练越发觉得杨新强改变了很多。由于盲人足球是五人制,而队员有8人,秦教练担心新强没有很多出场时间,心情会不好,但是新强每次都说:“没关系,我已经尽力了,就不会后悔。”他也曾这样形容队友:“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我无论上场还是做替补,我们的心都是一起跳动的。”刻苦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一股天生就不服输的拼劲,加上心态的逐渐平和,杨新强的残奥征程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带他飞离了心灵中的黑暗,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参考资料:http://travel.qianlong.com/33916/2008/09/08/[email protected]
http://sports.sohu.com/paralympic/
http://www.chinataiwan.org/theParalympicsgame/canaotupianda/200809/t20080905_738187.htm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