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有关月亮的对联,有关文明的对联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5-25 06:44:24编辑:阿旭

1,有关文明的对联

1、知书达礼和为贵 ,为人处世谦受尊 2、尊老爱幼春风暖,敬贤喜德秋果甜 3、仪态大方礼貌多 ,才艺双全神通广4、家家传承礼仪文化,人人流行友善言行 5、为善人长乐,积德家多福 6、传统美德结硕果 ,新潮才艺开鲜花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扩展资料: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2,有关月亮的对联

关于月亮的对联:1、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下联:去年年尾,今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2、上联:人逢喜事尤其乐,下联:月到中秋分外明;3、上联: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下联: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4、上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下联: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5、上联:水清鱼读月,下联:山翠林沐光;6、上联:半夜二更半,下联:中秋八月中。

3,关于月亮的对联

关于月亮的对联:1、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下联:去年年尾,今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2、上联:人逢喜事尤其乐,下联:月到中秋分外明;3、上联: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下联: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4、上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下联: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5、上联:水清鱼读月,下联:山翠林沐光;6、上联:半夜二更半,下联:中秋八月中。

上一篇:qq飞车 迅雷下载,用迅雷怎么下载QQ飞车

下一篇:glee第二季,有没有人看过《glee》,也就是《欢乐合唱团》的第五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