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杀马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3-07 05:48:56编辑:阿旭

关于马的成语

1 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裏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疯狂猜成语六个人杀马答案

一马当先
yī mǎ dāng xiān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多用于人、军队指战员;也用于其他事物。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ɡ”。

【辨形】先;不能写作“仙”。

【近义词】遥遥领先、争先恐后

【反义词】后来居上、后起之秀、慢条斯理

【辨析】~和“身先士卒”;都表示勇于去前面;起带头作用。但~可用于其他事物;“身先士卒”仅用于人;而且限用于领导者。

【例句】在技术革新方面;他和车间的工人组成一个小组;~;成绩显著。


汉高祖杀马立誓的故事是怎样的?

淮南王英布,得知韩信被杀,就惊恐不安,又见到彭越的肉酱,更觉得大祸就要临头,便于公元前195年,聚集了兵马,发动了武装反叛。刘邦率兵征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了叛乱,杀了英布。在战争中汉高祖被飞箭射伤,从此一病不起。就在刘邦征讨英布那一年,燕王卢绾曾经与陈希有过秘密勾结的事暴露了。刘邦派樊哙、周勃率兵征讨。卢绾只带了几千人逃入匈奴。赵王张耳死于公元前202年,由其儿子张敖嗣继任为王,并娶了刘邦的女儿为妻,后因赵明贯高谋反,受到牵连,被贬为宣平侯。异姓诸侯中就只剩下长沙王吴芮了。他的封地内只有2。5万户,地少力弱,与汉中央集权的矛盾尚不尖锐。长沙王一直传位五世,到汉文帝时,才因没有子孙可传,被除国。刘邦先后用了7年时间,削平了主要的异姓王国,解除了汉初分裂割据势力的祸患,巩固了西汉的统一。汉高祖刘邦在征讨英布的战争中受伤以后,便经常胸痛难忍。到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春天,病情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一天,就带领文武大臣到太庙里去宣誓。叫手下人牵来一匹白马,亲自主持了杀马仪式。刘邦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马血酒,当着祖宗的灵位,带领大家起誓说:“从今以后,凡不是姓刘的人,一概不许封王;没有功劳的人,一概不许封侯。谁违反这个誓约,天下人就共同讨伐他。”起誓完毕,汉高祖把马血酒洒半杯在地上,剩余的半杯一口气喝下去。在场的人都照着他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酒,发誓一定永远遵守此约。汉高祖杀马宣誓,是怕异姓王造反,抢他的刘氏天下。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后来造反篡权的,并不都是那些封王封侯的异姓功臣,而是他的妻子吕后和吕氏子弟。

吕后篡权是什么典故?

汉高祖刘邦杀马宣誓以后,病势一天比一天沉重。他的妻子吕后找了一位有名的医生来给他治病。汉高祖问医生:“我的病还能治不能治?”医生诊了脉以后,先是皱皱眉头,然后比较委婉地说:“陛下的病是重的,但是还可以治。”汉高祖骂道:“还治吕后什么!我从提剑斩蛇开始,终于取得了天下,这不是天命吗?现在老天爷要我的命了,即使把名医扁鹊找来,又有什么用处呢!”他吩咐赏赐给医生黄金五十斤,也不叫开药方,就把医生打发走了。吕后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她见汉高祖的生命危在旦夕,想要知道汉高祖怎么安排后事,就问汉高祖:“陛下百年之后,萧相国如果也死了,谁能接替他?”汉高祖说:“曹参可以接替。”吕后又问:“谁能接替曹参?”汉高祖说:“王陵能接替,不过他有时候显得有些愚蠢,可以让陈平协助他。陈平的智谋有余,但是不能独当一面。周勃虽说缺少文化,但是稳重厚道,将来安定刘家天下的必定是他,可以叫他做太尉。”吕后又接着往下问,汉高祖回答说:“再往后,你也死了,再怎么安排,你也不能知道了。”不久,汉高祖刘邦去世了。这一年是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一死,吕后就活动起来。她四天没有发讣告,却偷偷地和自己的亲信审食其〔shěn yì jī〕密谋杀害功臣。她对审食其说:“朝廷中的几个大将,当初和皇帝都是一样的老百姓,后来对着皇帝称臣,心里总不愉快。现在又要他们来辅助年轻的皇帝,他们能心甘情愿吗?我看不把他们斩尽杀绝,天下是太平不了的。”有人听到了吕后和审食其的密谋,赶快去告诉大将郦商。郦商找到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去世已经四天,不发讣告,却在打算杀害功臣,真是这样的话,天下就危险了。陈平、灌婴带着十万兵马驻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二十万兵马平定燕、代,如果他们听说皇帝已经去世,朝廷想要杀戳功臣,一定会联合起来造反。这样,天下不就又要大乱了吗?”审食其把郦商的话告诉给吕后,吕后只好改变原来的主意,赶快向外发讣告,并且把太子刘盈立为皇帝,就是汉惠帝。汉惠帝十七岁即位,懂得的事情不多,性格优柔寡断,加上身体不好,大权就全由他母亲吕后掌握。吕后名叫吕雉,她心肠狠毒。汉高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就采取阴谋手段,杀戮功臣,为以后篡权扫除障碍。韩信被降职为淮阴侯,汉高祖本来没有立即杀掉他的意思,可是吕后乘着汉高祖外出平定叛乱的机会,设个圈套把韩信骗进未央宫,关进钟室里偷偷杀掉了。彭越本来并没有谋反,是被人诬告谋反才叫汉高祖逮住治罪的。汉高祖也因为他的功劳大,谋反的证据不足,不想杀他,而是把他削职后放逐到蜀地去。彭越离开洛阳去蜀古代瓷器地,在路上碰见了吕后,他哭着向吕后求情,说自己没有罪,不要把他放逐到偏远的蜀地,要求回老家昌邑去。吕后当面满口答应,带着彭越回到洛阳。可是她一见到汉高祖,却说:“像彭越这样有本领的人,把他放逐到四川去,这不是留下后患了吗?不如把他杀掉,现在我已经把他带回洛阳来了。”于是她找了个假证人出来告发彭越,把彭越杀死,并且灭了彭越的三族——父母、兄弟、妻子。汉高祖杀戳异姓功臣,吕后起了不小的作用。等到汉高祖一死,她就杀起刘姓王来,进一步为篡权做准备。她用残酷的手段先后杀死了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发、逼死赵共王刘恢、燕灵王刘建。几年当中,把汉高祖的八个儿子杀了四个。还有一个齐悼惠王刘肥,差一点也被吕后害死,后来他向吕后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献了一个城阳郡,才换得了一条命。吕后杀害赵隐王刘如意和他母亲戚夫人的手段,真可以说是残酷到了极点。原来如意的性格作风很像汉高祖,是汉高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汉高祖生前多次想废掉优柔寡断的太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只是由于大臣们的反对,才没有办成。汉高祖死了以后,吕后先把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打入冷宫,给她脖子上套个囚犯的铁箍,穿上囚犯的衣服,罚她一天到晚舂米〔舂chōng〕,舂不到一定数量的米,就不给饭吃。接着,吕后把赵隐王如意从封地上召到京城里来,准备杀害他。汉惠帝刘盈从小和如意在一起玩耍,虽说是异母兄弟,感情却很融洽。汉惠帝听说母亲吕后把如意召来,知道他凶多吉少,就赶快把如意接到皇宫里,吃饭睡觉都跟他在一起,尽一切可能保护他。由于有惠帝的保护,吕后好几个月都没有能够对如意下毒手。有一天,汉惠帝清早起来去打猎,如意因为睡懒觉,没有起来跟着去。吕后找到了可乘之机,就派人送去毒酒,把如意害死了。如意死后,吕后叫人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掉眼珠,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把她叫做“人彘”〔zhì,古时候叫猪作彘〕,关进了厕所。过了几天,吕后叫汉惠帝来看“人彘”。汉惠帝一看,认得这个没有了手脚、又瞎又聋又哑的“人彘”,原来是他父亲汉高祖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吓得他号啕大哭,病了一年多。他在病中派人送信给吕后说:“把人害得这个样子,简直不是人的行为。我作为您的儿子,实在不配治理天下!”从此,他就一天到晚饮酒作乐,不再管理国家大事,到他即位后的第七年八月,就忧忧郁郁地死去了。汉惠帝死后,吕后假惺惺地哭了一场。可她只是干号,没有掉下一滴眼泪。这时候,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在朝廷里做侍中的官,他虽然只有十五岁,却看出了吕后假哭的秘密,就跑去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一个儿子,如今死了,可太后哭泣的时候一滴眼泪也没有,您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陈平反问他:“你说这是什么缘故呢?”张辟疆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很害怕你们这些功臣。您现在去请求任命太后的侄子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让他们带兵,请吕家其他的人进宫执掌大权,这样太后就放心了,你们也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陈平是个足智多谋、又十分忠于刘汉王朝的人。他对吕后的野心已经有所察觉,不过认为吕后篡权的面目还没有暴露,目前还不能和她硬顶,最好还是顺着她的意思来。陈平听从了张辟疆的意见,进到皇宫里一说,吕后真的高兴了,再哭果然有眼泪了。但是,吕后一家篡权的活动也就从此全面展开了。古代风景画鉴赏汉惠帝的张皇后一直没有生儿子,吕后叫她在衣服里塞些东西,让衣服鼓起来,假装怀孕了,到时候,抱来一个宫中美人生的婴儿,假称是皇后所生,并且把那个美人杀了灭口。汉惠帝死后,这个抱来的婴儿即位做了皇帝,历史上称为少帝。其实,这个少帝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傀儡,当时的一切号令都由吕后发出,她实际上在行使皇帝的权力。吕后篡权以后,想封吕家的子侄为王,巩固她的地位。她先征求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是个直心肠,他不懂得吕后的用意,当面表示反对说:“不行!高祖在世的时候,曾经杀白马订盟约,规定‘不是刘家的人不得封王,没有功劳的人不得封侯,谁不遵守这个盟约,天下人共同讨伐他。’如今您要封吕家的人为王,这是违背盟约的事,我不能同意!”吕后听了很不高兴。过了几天,她就免掉了王陵右丞相的职务,叫他去做少帝的老师。王陵很生气,推说有病,告假回故乡去了。吕后赶走了王陵,把左丞相陈平升任右丞相,把自己的亲信审食其提拔为左丞相。汉朝时候,右丞相的职位在左丞相之上。接着,吕后向大臣们放出口风,极力夸奖自己的侄子吕台如何如何能干,意思是想叫大臣们出面,请封吕台为王。大臣们顺从了吕后的意见,替吕台请封。吕后把吕台封为吕王,把济南郡作为他的封国。后来又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还封了六个吕家的人为列侯。谁知道吕台没有福气做王,不到一年就得病死了,由他的儿子吕嘉继承为吕王。再说那个少帝,后来长大了一点,对于人世间的事情已经少许懂得一些了。他听说张皇后不是他的母亲,吕后不是他的祖母,他自己的母亲已经被害死了,就愤愤不平地说:“太后怎么杀了我的母亲?我现在还小,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替我母亲报仇!”吕后听到了这番话,害怕将来真的出乱子,就把少帝偷偷杀害了,又找了个名叫刘弘的小孩子来做皇帝,照旧由她自己执掌朝政大权。到这时候,吕后和她的侄子侄孙们,已经把刘姓的天下篡夺去了。

求教:杀马立誓

汉高祖刘邦在跟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除了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以外,也得到了张耳、英布、臧荼等人的帮助。张耳等人曾经和刘邦平起平坐地称王,后来投靠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当了皇帝,当然不好意思亏待这些人,所以只好封他们为王。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赵王,封英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这三个人的功劳又比韩信、彭越差远了,刘邦既封了他们当然应该分韩信、彭越了。这样,他把韩信封为楚王、彭越封为梁王,又把韩襄王的后代封为韩王,把英布的岳父吴芮封为长沙王,他一口气封了7个王。

l刘邦封这7个人做王,只是为了拉拢人心罢了。像韩信、彭越这些人能文能武,有才干、有实力,当了王之后自己也有了军队,有了地盘,万一势力强大起来,发兵造反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他刘家的江山实在是个威胁。所以刘邦封了王以后,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天天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几个心头大患给除掉。刘邦这人表面上待人宽厚,其实是用人一时,他是心狠手毒的。现在当了皇帝,韩信等人成了威胁,他就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开始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

这7个王当中,韩信的功劳最大,本领也最大,很自然地成了刘邦最大的心病。而韩信这个人自从立了大功,便骄傲起来,目空一切,说话也不注意分寸。有一次,刘邦跟韩信谈到带兵打仗的问题,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才能,你看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顶多能带10万兵。”刘邦又问:“像你这样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当然是多多益善!”刘邦一听脸就拉长了,心里老大不高兴,韩信这不是贬低他吗?他瞪着韩信,冷冷地说:“你的本事那么大,为什么又服从了我呢?”韩信觉得苗头不对,赶紧说:“您善于统帅将领,所以我得服从您了。”刘邦这才高兴,但他一直想找机会除掉韩信。这个机会还真让他给等到了。有人报告刘邦说韩信收留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这可是个难得的借口。他本来想派兵讨伐韩信,但没有大将可派。于是他采用了陈平的计策,假装要到楚国的名胜云梦泽,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来到韩信的封地,准备找机会发动袭击。

韩信听说刘邦来到他的封地,他也明白,刘邦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本来他想起兵反抗,但他这个人也是过于天真,他觉得自己对刘邦一片忠心,为汉朝立过大功,刘邦不至于那样绝情。这样一想,他就犹豫不决了。这时,有人对韩信提建议说:“皇帝是为钟离昧来的,如果你杀了钟离昧,把他的头交上去,皇帝一定会高兴的。”韩信也信以为真。就去找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听了勃然大怒,指着韩信骂道:“你这个家伙太不够朋友了!刘邦不敢派兵进攻你,就是因为我在这里能够给你帮忙,你如果杀了我去请功,我今天死,你明天必定灭亡。”说完,他就拔剑自杀了。韩信果真拿着钟离昧的头去拜见汉高祖,汉高祖立即叫武士把韩信给捆绑起来,装进囚车带走。韩信不服,大声地叫冤,说高祖这是因为灭了敌国就收拾功臣。高祖考虑到韩信的功劳很大,而关于谋反的事又没有确切的证据,就放了他,把他降为淮阴侯,后来,陈豯勾结匈奴,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征讨,韩信则留在京城,有人告发他要谋反,刘邦的妻子吕后设下毒计,由萧何诱骗韩信进入圈套,在宫中被卫士五花大绑。结果吕后不仅把韩信杀掉了,而且把他的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斩草除根。英名一世的大将韩信就这样被心狠手毒的吕后暗算了。刘邦知道以后,心里暗暗高兴,也没再追问这件事。

韩信死了以后,汉高祖又一个一个地收拾其他几个异姓王。从公元前202年起,到公元前195年,他先后把分封出去7个异姓王消灭了6个,空出来的5位,就派自己的兄弟子侄去接替。刘邦收拾了韩信和臧荼以后,淮南王英布也坐立不安了。英布原先是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他曾经跟着项羽北上救赵,在巨鹿大战中以少胜多,立下了大功。后来,项羽把他分封为九江王。刘邦和项羽夺天下的时候,派一个能说会道的随从去拉拢英布,使英布背叛了项羽,从背后给项羽插了一刀。

韩信的死,使英布十分寒心。后来梁王彭越也被除掉了,刘邦甚至还把彭越剁成肉酱,送给诸侯王去吃。这是杀鸡给猴看,英布越想越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了。韩信和彭越都是刘邦的亲信大将,是汉的开国功臣,刘邦都如此地残忍,而英布曾是项羽的部下,刘邦自然对他更不会手软,所以英布在公元前196年起兵造反。

刘邦听说英布造反,亲自率领大军去讨伐。当两军对阵的时候,刘邦看到英布的阵势跟项羽相似,他的心里不禁有些发毛。他责问英布说:“我已经封你为王,你为什么还要造反?”英布破口大骂,骂刘邦杀韩信、彭越、凶狠歹毒,不仁不义,逼得他也走投无路,不得不起兵造反。

英布把刘邦骂了个狗血淋头,刘邦被他揭了短处,不由得恼羞成怒,又听说英布要夺取他的皇位,气得火冒三丈,立即下令发动进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败英布,平定了这场叛乱。战斗中,刘邦被飞箭射伤,从此就一病不起。

刘邦在英布那儿吃了苦头以后,越发不放心刘家的天下了,他把异姓王一个个地消灭了,又把自己的所有子弟都封了王,想要以此来使刘家的天下永存下去。

公元前195年,刘邦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不久于人世了,他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们到太庙里去立誓。刘邦让手下人牵来一匹白马,亲自主持了杀马宣誓的仪式。他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马血酒起誓说:“我自从做了皇帝以后,已经12年了。当年有很多人追随我打天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我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应有的奖赏,有很多人被封王封候,手中掌管不少土地。我从自己的良心上说,已经对得起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骄傲自大,自以为对国家有功就目空一切,甚至贪心不足,举兵反叛,想要抢夺我刘家的天下。现在我在这里当着祖宗的灵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不许违反的信条,希望大家发誓遵守:从今以后,凡不是刘姓的人,一概不许封王;凡是没有立大功的人,一律不许封侯。谁要是违反这个盟约,天下人就共同讨伐他!”

刘邦起誓完毕,把马血酒半杯倒在地上,剩余的半杯一口气喝了过去。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照他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酒,发誓一定要永远遵守这个盟约。刘邦杀马立誓,是为了防止异姓王造反,保住刘家的天下。他以为这是一条长久之计,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第一个起来造反,违背这个盟约的人竟是他自己的妻子吕后和吕氏子弟。

《成语故事》吴兆基编


刘邦的成语故事有什么?

如下:一败涂地--------------------------------------------------------------------------------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择别人吧!”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败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势。例如一个商人因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推销劣货,但消费者却不去上当,于是这个商人货物积滞,周转不灵,而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又如一个球队,因为球员间合作得不紧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脚乱,以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杀马立誓汉高祖刘邦在跟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除了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以外,也得到了张耳、英布、臧荼等人的帮助。张耳等人曾经和刘邦平起平坐地称王,后来投靠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当了皇帝,当然不好意思亏待这些人,所以只好封他们为王。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赵王,封英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这三个人的功劳又比韩信、彭越差远了,刘邦既封了他们当然应该分韩信、彭越了。这样,他把韩信封为楚王、彭越封为梁王,又把韩襄王的后代封为韩王,把英布的岳父吴芮封为长沙王,他一口气封了7个王。l刘邦封这7个人做王,只是为了拉拢人心罢了。像韩信、彭越这些人能文能武,有才干、有实力,当了王之后自己也有了军队,有了地盘,万一势力强大起来,发兵造反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他刘家的江山实在是个威胁。所以刘邦封了王以后,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天天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几个心头大患给除掉。刘邦这人表面上待人宽厚,其实是用人一时,他是心狠手毒的。现在当了皇帝,韩信等人成了威胁,他就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开始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这7个王当中,韩信的功劳最大,本领也最大,很自然地成了刘邦最大的心病。而韩信这个人自从立了大功,便骄傲起来,目空一切,说话也不注意分寸。有一次,刘邦跟韩信谈到带兵打仗的问题,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才能,你看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顶多能带10万兵。”刘邦又问:“像你这样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当然是多多益善!”刘邦一听脸就拉长了,心里老大不高兴,韩信这不是贬低他吗?他瞪着韩信,冷冷地说:“你的本事那么大,为什么又服从了我呢?”韩信觉得苗头不对,赶紧说:“您善于统帅将领,所以我得服从您了。”刘邦这才高兴,但他一直想找机会除掉韩信。这个机会还真让他给等到了。有人报告刘邦说韩信收留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这可是个难得的借口。他本来想派兵讨伐韩信,但没有大将可派。于是他采用了陈平的计策,假装要到楚国的名胜云梦泽,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来到韩信的封地,准备找机会发动袭击。韩信听说刘邦来到他的封地,他也明白,刘邦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本来他想起兵反抗,但他这个人也是过于天真,他觉得自己对刘邦一片忠心,为汉朝立过大功,刘邦不至于那样绝情。这样一想,他就犹豫不决了。这时,有人对韩信提建议说:“皇帝是为钟离昧来的,如果你杀了钟离昧,把他的头交上去,皇帝一定会高兴的。”韩信也信以为真。就去找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听了勃然大怒,指着韩信骂道:“你这个家伙太不够朋友了!刘邦不敢派兵进攻你,就是因为我在这里能够给你帮忙,你如果杀了我去请功,我今天死,你明天必定灭亡。”说完,他就拔剑自杀了。韩信果真拿着钟离昧的头去拜见汉高祖,汉高祖立即叫武士把韩信给捆绑起来,装进囚车带走。韩信不服,大声地叫冤,说高祖这是因为灭了敌国就收拾功臣。高祖考虑到韩信的功劳很大,而关于谋反的事又没有确切的证据,就放了他,把他降为淮阴侯,后来,陈豯勾结匈奴,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征讨,韩信则留在京城,有人告发他要谋反,刘邦的妻子吕后设下毒计,由萧何诱骗韩信进入圈套,在宫中被卫士五花大绑。结果吕后不仅把韩信杀掉了,而且把他的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斩草除根。英名一世的大将韩信就这样被心狠手毒的吕后暗算了。刘邦知道以后,心里暗暗高兴,也没再追问这件事。韩信死了以后,汉高祖又一个一个地收拾其他几个异姓王。从公元前202年起,到公元前195年,他先后把分封出去7个异姓王消灭了6个,空出来的5位,就派自己的兄弟子侄去接替。刘邦收拾了韩信和臧荼以后,淮南王英布也坐立不安了。英布原先是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他曾经跟着项羽北上救赵,在巨鹿大战中以少胜多,立下了大功。后来,项羽把他分封为九江王。刘邦和项羽夺天下的时候,派一个能说会道的随从去拉拢英布,使英布背叛了项羽,从背后给项羽插了一刀。韩信的死,使英布十分寒心。后来梁王彭越也被除掉了,刘邦甚至还把彭越剁成肉酱,送给诸侯王去吃。这是杀鸡给猴看,英布越想越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了。韩信和彭越都是刘邦的亲信大将,是汉的开国功臣,刘邦都如此地残忍,而英布曾是项羽的部下,刘邦自然对他更不会手软,所以英布在公元前196年起兵造反。刘邦听说英布造反,亲自率领大军去讨伐。当两军对阵的时候,刘邦看到英布的阵势跟项羽相似,他的心里不禁有些发毛。他责问英布说:“我已经封你为王,你为什么还要造反?”英布破口大骂,骂刘邦杀韩信、彭越、凶狠歹毒,不仁不义,逼得他也走投无路,不得不起兵造反。英布把刘邦骂了个狗血淋头,刘邦被他揭了短处,不由得恼羞成怒,又听说英布要夺取他的皇位,气得火冒三丈,立即下令发动进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败英布,平定了这场叛乱。战斗中,刘邦被飞箭射伤,从此就一病不起。刘邦在英布那儿吃了苦头以后,越发不放心刘家的天下了,他把异姓王一个个地消灭了,又把自己的所有子弟都封了王,想要以此来使刘家的天下永存下去。公元前195年,刘邦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不久于人世了,他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们到太庙里去立誓。刘邦让手下人牵来一匹白马,亲自主持了杀马宣誓的仪式。他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马血酒起誓说:“我自从做了皇帝以后,已经12年了。当年有很多人追随我打天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我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应有的奖赏,有很多人被封王封候,手中掌管不少土地。我从自己的良心上说,已经对得起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骄傲自大,自以为对国家有功就目空一切,甚至贪心不足,举兵反叛,想要抢夺我刘家的天下。现在我在这里当着祖宗的灵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不许违反的信条,希望大家发誓遵守:从今以后,凡不是刘姓的人,一概不许封王;凡是没有立大功的人,一律不许封侯。谁要是违反这个盟约,天下人就共同讨伐他!”刘邦起誓完毕,把马血酒半杯倒在地上,剩余的半杯一口气喝了过去。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照他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酒,发誓一定要永远遵守这个盟约。刘邦杀马立誓,是为了防止异姓王造反,保住刘家的天下。他以为这是一条长久之计,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第一个起来造反,违背这个盟约的人竟是他自己的妻子吕后和吕氏子弟。

上一篇:森长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