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三义庙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3-07 05:26:18编辑:阿旭

三义庙的介绍

三义庙在历史上主要是供奉以忠义著称的桃园三义士:刘备、关羽、张飞。张飞曾以屠猪卖肉为生,他豹头环眼、煞气十足、勇猛无敌,因此被业内人士尊为祖师爷、保护神。樊城区交通路37号原襄樊市食品公司家属院内,在百年前,就曾有过一个以屠户为主要组成人员崇拜行业神而创建的庙宇——三义庙。在三义庙的旧址尚存四通记事碑嵌于北山墙,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成员李秀桦已将碑文内容解读。

三义庙的基本介绍

三义庙位于成都武侯祠内,初名三义祠,位于成都市提督街,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迁建到武侯祠内。三义庙现为一进四合院,由拜殿、大殿和两侧的廊房组成。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五米,抬梁式屋架,彻上明造,檐撑雕花,其前用木栅栏代墙封挡,只留中间开口为大门。大门内东侧挂一高约二米的大钟,是按我国寺庙惯例置备的礼器。此钟横截面为正圆形,侈口,近口处饰方形云纹,中、上部饰横向长方块乳钉纹二十块;纵向长方块纹四块。其中纵向两长方块内铸“三义庙忠义千秋钟”、“成都武侯祠庚辰年孟秋制”铭文。

四道口、五道口的地名的来历

  当您查看北京市城区地图或乘坐公交车时,或许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地名和站名由数字打头,如一亩园、二龙路、三里屯、四道口、五棵松、六铺炕等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无所不包,大约有200来个。这些地名由来已久,其中以元、明、清时期出现的居多。

  以“一”打头的有海淀的一亩园、一棵松,朝阳的一间楼、一顷庄等。

  以“二”打头的有东城的二里庄,西城的二龙路,海淀的二里沟、二龙闸、二里庄,朝阳的二道沟、二闸村、二堡子,丰台的二甲地、二老庄、二合庄等。

  以“三”打头的有东城的三眼井胡同、三源胡同,西城的三塔村、三不老胡同、三里河、三座桥、三道栅栏,崇文的三元街、三转桥胡同、三川柳胡同,宣武的三福巷、三合里、三庙街、三井胡同、三富胡同,海淀的三义庙、三才堂、三星庄、三虎桥,朝阳的三里屯、三岔河、三间房、三丰胡同、三台山,丰台的三顺庄、三路居、三营门、三顷地等。

  以“四”打头的有西城的四道湾、四井胡同、四环胡同、四根柏胡同,崇文的四块玉,宣武的四川营胡同、四平巷、四平园胡同、四胜胡同,海淀的四王府、四槐居、四拨子、四道口、四统碑,朝阳的四公村、四路居,丰台的四合庄、四顷村、四道口等。

  以“五”打头的有东城的五道营胡同、五老胡同、五四大街,西城的五福里、五根檀胡同、五路通街,宣武的五道街,海淀的五棵松、五道口、五路居、五塔寺,五孔桥,朝阳的五路居、五斗村、五里沟,石景山的五里坨、五里店,丰台的五爱屯、五里店、五间楼等。

  以“六”打头的有西城的六铺炕、六部口、六合胡同,海淀的六郎庄、六道口、六里屯,朝阳的六王村、六座屯、六里屯、六道口,丰台的六里桥、六营门、六圈等。

  以“七”打头的有西城的七贤巷,宣武的七井胡同,海淀的七王坟,朝阳的七圣庙、七棵树,丰台的七里庄等。

  以“八”打头的有东城的八宝楼胡同、八宝坑,西城的八步口、八宝胡同、八道湾、八个门胡同,崇文的八角胡同,宣武的八宝甸胡同,海淀的八宝庄、八家村、八里庄,朝阳的八棵杨、八里庄、八里桥、八王坟,丰台的八里河、八大排,石景山的八宝山、八大处、八角村等。

  以“九”打头的有东城的九道湾,宣武的九湾胡同,海淀的九亩地,朝阳的九龙山、九江口、九孔闸等。

  以“十”打头的有东城的十字坡,海淀的十方院、十王坟、十间房,朝阳的十里堡、十八里店、十里河、十里居、十字口村等。

  以“百”打头的有西城的百万庄、百花深处、百代胡同、百子胡同、百户胡同,崇文的百果园,

  宣武的百顺胡同、百合园胡同,朝阳的百子湾等。

  以“千”打头的有东城的千福巷,西城的千竿胡同、千章胡同等。

  以“万”打头的有西城的万年胡同、万明巷,宣武的万明路、万寿里、万福巷,海淀的万寿路、万寿寺、万泉庄、万泉河、万安里,朝阳的万家村、万红里、万子营,丰台的万泉寺等。

  这些以数字打头的地名各有来历,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涵盖宽泛,或有掌故,或有传说,或有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各具特色。综合起来看,这些地名的成因主要有六个特点。

  1、由地标物而得地名,最初一些地名的产生多以林木、河湖等可见的地上标志命名,如“五棵松”因曾有五棵古松,人们常在此歇脚,地名由松而得。“九孔闸”因曾有一座九个孔的水闸,形成村落后,村名由闸而得。“四槐居”也是因曾有四棵古槐树,有人在此定居后便以四棵槐树而得村名。

  2、由某一景观的面积大小或长短而得地名,“一亩园”是清代举行耕礼的地方,每年清明时节皇帝都象征性地在此进行耕种,以祈求五谷丰登,“一亩园”取“一亩三分地”之意,地名由田地的亩数而得。“二里沟”因曾有一条二里长的土沟,地名由沟而得。“四顷村”也是因曾有四顷耕地,后来有人在此居住,形成村落,村名由耕地的亩数而得。

  3、由地形、地貌的特点而得地名,“八道湾胡同”因曲折多达八个弯,故此得名。“二龙路”因曾是玉河分支出的两条弯弯曲曲的河汊,形似两条巨龙,故此得名。“万泉庄”因地势低洼,泉水随地涌现,数不胜数,故此得名。

  4、由古建筑而得地名,如“三虎桥”因有一座石桥,桥头有三只活灵活现的石虎,地名由桥而得。“四统碑”因曾有清初四块石碑,从东往西为姚公之碑、葛公之碑、席公之碑和乌里布公之碑,地名由碑而得。“万寿路”因北面不远处有一座明代建的永安万寿塔,简称万寿塔,此地由塔而得。

  5、由甲乙两地距离而得地名,多是从某一城门到某地的距离,如“八里庄”因从阜成门往西行八里的地方,有个小村庄,故称的名。“十八里店”也是因距正阳门约十八华里而得名。“六里屯”因东至小牛房六里,西至唐家岭六里,因此而得名。这种以两地距离而得地名的在北京有许多,重名的也多,为了有所区别,往往在重复的地名前加上一个方位词,如称朝阳的八里庄为“东八里庄”,海淀的八里庄为“西八里庄”。

  6、由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位名人而得地名,如“五四大街”因纪念1919年发生在此地的“五·四爱国运动”而命名。“六郎庄”最早叫牛栏庄,相传北宋时杨六郎与辽兵交战受伤,曾在此村养伤,人们仰慕他的英名,所以把村子叫成了“六郎庄”。“三不老胡同”明代称“三保老爹胡同”,因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三保太监)的府第在此,为纪念他而得地名,“三不老”实为“三保老”的讹称。

  随着北京城区建设和改造迅速的加快,一些以数字打头的老地名已经是“名存实亡”,或被拆迁,或与其他地名合并,但其作为北京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有必要进行保护和研究,从而使人们更广泛地了解北京,认识北京,热爱北京。


北京海淀区三义庙的来历

一个屠户为刘备、关羽、张飞而创建的庙宇——三义庙。三义庙献殿侧原各有廊房8间,1943年被侵华日军拆毁。庙宇南面原有戏台三间,戏台东西两侧各有门楼一个,边房两间,1958年建学校时将其拆毁。三义庙整个布局雄伟壮观,乡间少有。神像高大威猛,壁画栩栩如生。1985年10月,被稷山县人民政府定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扩展资料正殿五间,东西宽16.5米,南北长6米,高12米。属五檩四椽二架梁,五脊六兽砖木结构。在正殿里,有5尊或坐或立的彩塑像,正中间为刘备,右面是关羽,左面是张飞,左右两边分别还有伯王和观音。大殿内东墙上绘有刘、关、张三顾茅庐请诸葛:西墙上画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整座庙宇宽敞高大,造型古朴厚重,烧制精巧的一些脊饰物仍然完好,柱础石上雕刻的各种吉祥兽也清晰可见,气势大大超过一般的村庙。在正殿两旁各有长宽为3米、高6米的阁楼一座,东边为鼓楼,西边为钟楼。献殿东西宽16.5米,南北长4米,高10米。献殿过厅上端高悬着一块醒目的“三义庙”大牌匾,下面一副木质雕刻楹联,上联:桃园三结义,忠信仁勇千秋流芳;下联:西位众姓和,德善勤俭万代传承。殿内东西两侧墙上各有2米高,0.5米宽的石碑八块。东边碑文记载了此庙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创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再次重修。西边墙上碑文是施财人姓名和捐银数量,其中最多的是军功仪叙正九品宁金贵64两。

上一篇:三一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