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灵隐寺介绍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3-05 08:44:16编辑:阿旭

简单介绍一下灵隐寺

景点介绍灵隐寺又称“云林寺”,坐落于西湖西面的灵隐山麓。寺内环境清幽,是杭州最早的名刹,留存着各朝代众多精美文物。这里是济公的出家地,据说求愿很灵验,每天来礼佛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一千七百年的风雨,使灵隐寺成为历史与文化的宝库: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大雄宝殿前的石塔、天王殿前的石经幢均是五代十国吴越时的遗物;寺内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龙藏等珍贵宝物。灵隐寺还是“济公”道济和尚出家的寺庙,在道济禅师殿中供奉的一尊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的佛像便是济公像。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飞来峰虽然山不高,但山上有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更遍布着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是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寺庙常年香火旺盛,特别是在初一、十五或者佛教盛日,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而来,更是人山人海。全文开放时间全年 07:00-18:15优待政策儿童:身高:1.4米(不含)以下,儿童票补充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当天披露为准。交通攻略距407路灵隐(下客点)站454m,步行7min必看贴士1. 春季是来灵隐寺的最佳季节,此时气候和景色宜人,也适合游览飞来峰和北高峰。2. 灵隐寺旁有家灵隐寺斋堂,寺内十方苑的素面也十分地道,价格也公道,值得一尝。3. 景区周边有一些私营的停车场,但收费不合理,所以建议停车时按正规指示牌停到景区官方停车场。4. 灵隐寺一带环境幽雅,景区旁的天竺路和白乐桥村一带有很多旅舍客栈可以住宿,这一带同时也有包括知味观味庄在内的不少餐馆。5. 从灵隐寺到周围的重要景点距离不算太近,比如到龙井问茶、九溪十八涧、杭州植物园以及西湖景区,均需5-6公里车程,到西溪湿地则需约7公里车程。

灵隐寺空海大师简介

空海在少年时代就爱好书法,曾跟从日本延历时代的书法名家鱼养学习书法,作品极有功力。他18岁时开始撰写的书稿《聋瞽指归》被视为日本的国宝,至今仍珍藏在高野山的金刚峰寺内。 入唐以后,空海除了孜孜不倦地用心钻研佛学外,还热衷于书法艺术,曾拜名家韩方明为师,并认真研究中国书圣王羲之和著名书法家蔡邕、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墨迹及其有关书法论著。经过在中国的学习,他在书法造诣上又进了一步。他与嵯峨天皇、桔逸势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三大书法家,时人称为“三笔”。他们的书法艺术是悠久的日本“书道”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空海在唐期间还搜集了不少碑帖和名人墨迹带回日本。这些丰富的书法资料对日本人民学习和研究中国书法,以及后来日本书道艺术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据日本史书记载,空海回国后,嵯峨天皇看到他的书法墨迹非常喜欢,特请他当老师,还请他书写皇城南面的诸门之额。 空海自唐回国后,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所创新,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有所建树。日本学者认为,在空海之前,日本书法完全追随中国,可是空海的书法多少有些日本的特点,成为日本书法的源流和范例。 空海还撰写有《执笔法使笔法》一卷书法专著,具体地向日本人民介绍了书法艺术的方法和原则,是日本汉字书法最古的著作。这本书字句多采用韩方明的用语,法则和指法与韩方明的也完全相同。它是中国书法艺术传入日本的一个鲜明标志(图3空海真迹)。 空海大师在日本教育史上也有不朽的功绩,即创办综艺种智院,提倡平民教育。唐朝时期的中国已是学塾遍布,教育的普及程度很高。而当时的日本除官立的大学外,私立的虽然有藤原氏的劝学院、和气氏的弘文院、在原氏的奖学院、王氏的淳和院、菅原氏的文章院等,但都是教养贵族子弟的机关,庶民子弟不能入学。空海大师认为,无论是贵族或庶民都应得到上学的机会,教育不对一般人民开放是不合理的;庶民百姓中有不少有才能的人,只是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从发挥所长。因此,他决心仿效唐朝为庶民创办学校。在藤原三守的支持下,空海于日本淳和天皇天长五年(公元828年)创办了综艺种智院,这就是日本教育史上第一所为普通人民开办的学校。 空海大师创办的综艺种智院,无论是招收的学生、教授的科目还是教学的形式都与唐朝的一样,学生不论贵贱、不分贫富,皆可入学;儒、佛、道三教都可学习,也可以只学一项或两项。而在当时日本的官立、私立学校,教授的都是儒学的经典。在以儒学为中心的教育界公开地教授佛、道二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 空海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他的处女作《聋瞽指归》(18岁时开始草撰,24岁时完稿)文章绚烂、字句婉丽、内容丰富,给当时日本散文创作带来了论辩的、批判的气息。它虽是大师入唐前的作品,但在结构和语言上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特别是接受了《文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的影响,所用的文字语言也是汉文四六骈体文。《聋瞽指归》还借鉴了唐人小说《游仙窟》,引用和涉及汉籍69种、佛典27种。这说明他在青年时期对中国的典籍就已经相当熟悉。 空海大师回国后,撰写了一部专门论述汉诗文的著作,就是日本文学批评史上最著名的《文镜秘府论》。该书吸取了六朝至唐代的许多诗歌理论,参考了沈约的《四声谱》、王昌龄的《诗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等重要书籍,而且还辑录了不少中国唐以前文人的诗篇。平安朝时,日本曾有过一阵学习汉诗汉文的热潮,不过这时候出现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唐初宫廷文学在日本的再现,多用五言、七言的古体诗形式,而盛唐时期的近体诗则不多见。《文镜秘府论》介绍了盛唐时代的格律诗,从此臻于完善的近体诗才在日本广泛流传。它对日本文学的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还保存了许多中国语言学和音韵学的重要资料,是沟通中日文化、发展日本文化的见证。 空海大师还仿照唐朝的《开元文字音义》,主持编成了《篆隶万象名义》30卷。这是一部对照篆书、隶书并注上简明音义的类书,是他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而编出的日本最早的一部关于中国文字的字典。它的出版为日本人民学习汉文提供了方便。 空海大师对于日本古代的美术工艺也有很大的贡献。至今还保留在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京都的东寺等地的古代建筑,其中塔、寺、经堂、佛像、浮雕、壁画等等,不少都是遵照空海的指示,或是仿照空海从唐朝带回的佛造像、画像、雕绘等而修建制作的。在唐期间,惠果传给空海的金刚界、胎藏界两幅大型彩色曼荼罗,回国后曾被东寺和其他真言宗寺院多次临摹。这种中国风格的佛教绘画艺术,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没有在杭州灵隐寺,有的只是一尊塑像


杭州灵隐寺旅游景点[杭州,浙江]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灵隐寺是著名的杭州旅游景点之一,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的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评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据说苏东坡守杭时,常携诗友僚属来此游赏,并曾在冷泉亭上“画扇判案”。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巍峨。殿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像高踞莲花座之上,妙相庄严,颔首俯视,令人敬畏,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在1949年因大雄宝殿正梁被白蚁蛀空倒塌而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低眉细目,气韶生动,极具风采。释祖像后壁为《五十三参》彩绘群塑,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表现的是佛经中善财童子历经磨难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名师),终于得证佛果的故事。这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塑的主像是足踏鳌背,手执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她意态潇洒、祥和地接受着善财童子的参拜。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像线刻石。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已巳岁闰五月》题记。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也是吴越末年雕造的。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上一篇:灵猫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