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452b
开普勒452b上有生命体吗
星球开普勒452b上没有生命体。开普勒452b(Kepler452b),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发现的外行星,直径是地球的1.6倍,地球相似指数(ESI)为0.83,位于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天鹅座。是2015年为止发现的首个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被称为“地球的表哥”。开普勒-452b是否是岩质行星尚不清楚,但基于其较小的半径,开普勒-452b很可能是岩质的。开普勒-452b是否提供可居住的环境也尚不清楚。它绕着G2V型恒星运行,就像太阳一样,它的发光质量提高了20%,并且温度和质量几乎相同。
地球表哥,开普勒452b真的适合人类居住吗
科学家早就说了,开普勒452b只是让我们在寻找“地球2.0”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同时意味着开普勒452b本身并不是地球2.0。
现在对开普勒452b的所有表面数据全是猜测,没有事实依据。
如,根据开普勒452b与恒星的掩食测出开普勒452b的公转周期;根据开普勒452恒星的性质得出开普勒452b与恒星的距离和可能的表面温度;根据与恒星的距离和公转周期,得出开普勒452b的质量等等。
于是,得出了以下“结论”:开普勒452b的轨道半径为1.046个天文单位,和地球基本差不多;公转轨道略大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公转一周需385天,比地球多了不到一个月。直径比地球大60%,体积为地球的5倍,地表的重力是地球的两倍。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一颗岩石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265+15−13 KK。
但由于毕竟有距离的限制(开普勒452b与地球的距离1400光年),不可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到它的表面,所以也无法得知开普勒452b的实际情况。如,该行星应该有比地球密度高且厚的大气层,但气体成分成谜。如果充满二氧化碳,由于温室效应,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炉,不要说生命,连液态水都无法存在。如果充满硫或硫化氢呢?那就是一个毒气室。就算是它的表面温度真的是 265+15−13 KK,绝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也在冰点以下。
所以,开普勒452b不是第二个地球,很难适合人类居住。至少在获得更加准确的资料之前,它还不适合人类居住。
距离1400光年的开普勒452b适合人类的居住吗?
开普勒452b是距离我们1400光年的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网络上抄的沸沸扬扬,说它与地球相似度达到98%,号称地球大表哥,甚至有人宣称科学家判定这颗行星适宜人类居住。那么这些传言是真的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科学家从来也没有判定什么星球适宜人类移居。开普勒452b也不例外。纠正一下,有点像地球的星球叫开普勒452b,而不是开普勒452。开普勒452是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命名恒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根据发现的时间不同和望远镜不同,名称五花八门,但命名行星是有一定规矩的。太阳系外行星的名字一般就是在恒星的名称后面加上一个小写字母,代表该恒星是这颗行星的母星。这些小写字母不用“a”,“a”是恒星专用字母,因此母恒星发现的第一颗行星一般以“b”命名。以后还发现的会以“c、d、e、f、g......”命名。开普勒452b是母恒星开普勒452的第一颗被发现的行星,因此以“b”命名。现在人类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4000多颗行星,每年还以20几颗的速度在增加。以开普勒命名的行星都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美国NASA于2009年3月6日发射升空的,是世界上首个专用于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器,其扫描搜寻的主要方位在天鹅座和天琴座数十万颗恒星。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上天运行近9年半,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2700多颗。2018年10月30日,NASA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耗尽燃料正式退役。开普勒452b(Kepler 452b)是于2015年7月24日发现的,这颗行星位于天鹅座,距离我们约1400光年,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NASA宣称,这颗行星围绕的轨道和地球与太阳的位置上差不多,质量约地球的1.6倍,可能处于宜居带,与地球相似指数为0.83。仅此而已。但社会上一些好事者就开始编排起来,把这颗行星说成与地球相似度达到0.98,是“地球2.0”,地球的“大表哥”,上面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生命,适宜人类居住等等。NASA为此专门做了辟谣声明,宣称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不能认为开普勒452b是“另一个地球”或者“地球2.0”,更不是地球“大表哥”,只能说是迄今为止可能比较接近地球环境的一颗类地行星。所以,所谓开普勒452b适宜人类居住完全是子虚乌有,没有哪个科学家“判定”这个事情。其实,已找到的几千颗太阳系外行星,基本上都是“猜”的。当然这种“猜”,是根据科学理论观测计算出来的,并非随意猜测。凭着人类现在的观测能力,看恒星都只能看到一个亮点,看不到圆面,更看不到细节。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都有4.22光年,行星比恒星要小数万到数十万倍,本身又不发光,且被恒星之光笼罩,因此太阳系外的行星基本都是看不到的。现在发现的几千颗行星主要是依靠重力微透镜法、径向速度法、凌日法找到的。所谓重力微透镜法和径向速度法,就是通过观测恒星运动变化进行计算得出的。因为恒星如果有行星相伴,相互引力影响会引起运动轨迹发生微小变化,这样就能够通过引力理论计算出这颗行星的大小和距离,以及运动状态。凌日法又叫掩映法,是当行星运行到我们视线与恒星的中间时,遮挡了恒星部分光芒,这样恒星就会出现一个光变曲线,通过这个变化,就能够确定这颗恒星有行星相伴,并且大致测量出这颗行星的大小。开普勒452b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的。开普勒望远镜寻找太阳系外行星主要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已经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基本都是用这种方法找到的。通过凌日法发现行星后,再用重力微透镜法和径向速度法进一步验证,就能够更精确地确定这颗行星的大小及与恒星的距离。根据这颗行星距离母恒星的距离,就能够大致判断是不是在宜居带。实际上所谓的宜居带就是行星是不是具备液态水存在的温度。但不管怎样,这种发现都还是从理论上计算出来的,并没有“看到”,所以说是“猜”出来的。因此即便是科学界对于系外行星也还只是一个大概的认识,并不是那么的清楚明白。而且,人类现在连太阳系都飞不出去,最快的飞行器飞到那里也需要两千多万年,即便开普勒452b真的适合人类居住,也只是望梅止渴而已。迄今为止,一切所谓太阳系外行星适合人类居住,或者上面存在生命,什么“超级地球”,“地球大表哥”,“第二个地球”等等传言,都是瞎扯的,与科学没有一点关系。
开普勒452b上有生命体吗?
星球开普勒452b上没有生命体。开普勒452b(Kepler452b),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发现的外行星,直径是地球的1.6倍,地球相似指数(ESI)为0.83,位于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天鹅座。是2015年为止发现的首个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被称为“地球的表哥”。开普勒-452b是否是岩质行星尚不清楚,但基于其较小的半径,开普勒-452b很可能是岩质的。开普勒-452b是否提供可居住的环境也尚不清楚。它绕着G2V型恒星运行,就像太阳一样,它的发光质量提高了20%,并且温度和质量几乎相同。
为什么找不到新地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3日宣布,一颗1000多光年外的行星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这颗“新地球”被喻为“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我们不禁要问“新地球”适合人类生存么?他是人类未来星际移民的最终归宿么?
“新地球”位置
这颗行星由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命名为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它的体积比地球大60%,“年龄”60亿岁,甚至比太阳还大15亿年。开普勒—452b围绕一颗恒星旋转,距离刚好处于“宜居带”中,即表面温度允许液态水存在。
行星被命名为“Kepler-452b”,公转周期(也就是一年)385天,但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能支持生命的存在。
它的公转周期为385天,接近地球的公转周期。科学家们还发现,开普勒—452b围绕的那颗恒星也与太阳相似。美国航天局说,这是迄今发现的与地球和太阳“最相近”的行星与恒星组合。
美国航天局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人类在寻找“另一地球”道路上里程碑式的发现。这一发现,也将天文学家收录的已确认系外行星的数量增加到1030颗。
上一篇:开后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