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在哪里
玻利维亚在什么地方啊
位于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全称波多黎各自由邦。面积8897平方千米,人口337万。其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后裔占99.9%。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府圣胡安。
包括波多黎各岛及别克斯、库莱布拉等小岛。北临大西洋,南濒加勒比海、东与美属、英属维尔京群岛隔水相望,西隔莫纳海峡同多米尼加共和国为邻。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的3/4。中央山脉横贯东西,地势从中央向四周伸展,由高到低,沿海为平原。最高峰蓬塔山海拔1338米。属热带雨林气候。
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3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航行至此。1509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69年波多黎各人民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遭西班牙殖民军镇压。1897年实现内部自治。1898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殖民地。1917年美国把“美国公民籍”强加于波多黎各人民。1950年人民武装起义,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国。1952年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实行自治,但外交、国防、关税等重要部门仍由美国控制。1972年以来,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多次重申波多黎各人民享有自决和独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1977年美国总统G.R.福特向国会提交了《1977年波多黎各立州法》,主张把波多黎各变成美国的第51州。1982年11月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总统发表声明,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1993年11月,波多黎各再次就与美国的关系举行全民公决,结果多数人仍主张维持美国的自由联邦地位。1992年佩得罗·罗塞洛当选为总督。
根据1952年由美国制定的宪法,总督为最高行政长官,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下设部长会议。美国国会有权废除波多黎各议会通过的法律。议会分参、众两院。该岛选举出地方专员常驻美国国会,但只能在众院委员会参加表决。主要政党有:
①人民民主党,执政党。成立于1938年。主张维持波多黎各“自由联邦”地位,要求在美国主权下成立地方自治政府。
②新进步党,1967年成立。主张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③波多黎各独立党,1946年成立。主张波多黎各独立,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
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控制了波多黎各的主要经济部门。波多黎各注重与加勒比地区和拉美国家发展经济关系。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35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在拉丁美洲居于首位。货币使用美元。旅游业发达,主要名胜有蓬塞艺术博物馆、圣胡安老城、圣胡安大教堂、云盖雨林和波多黎各16~17世纪家庭博物馆等。波多黎各为加勒比地区空运中心,圣胡安、蓬塞、马亚古埃斯均为海、空良港。工业主要有化工、电力设备、机械制造、石油、食品加工和服装等行业。农业主要生产棉花、咖啡、甘薯、烟草、水果等。
对6~16岁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主要报纸有《世界报》、《新日报》、《圣胡安明星报》等。有110个广播电台,13个电视台。www.chinaqd17.com水平垂直燃烧试验氧指数测试仪
玻利维亚有哪些省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是南美洲的一个内陆国家,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主要地形是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邻国有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国,法定首都为苏克雷,但实际上的政府所在地为拉巴斯,拉巴斯海拔高度超过3,600米,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国家,外国在该国有强大的延展性势力。玻利维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被称为“坐在金矿上的驴”。除了著名的矿藏,还有为人所熟知的是在西班牙人入侵后灭亡的印加帝国的遗址。此外该国还拥有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气田。
全国共分为九省,其名称和省会分别为:拉巴斯省(拉巴斯)、潘多省(科维哈)、贝尼省(特立尼达)、丘基萨卡省(苏克雷)、科恰班巴省(科恰班巴)、奥鲁罗省(奥鲁罗)、波托西省(波托西)、圣克鲁斯省(圣克鲁斯)、塔里哈省(塔里哈)
关于美洲的常识有哪些?
美洲名称的由来又叫亚美利加洲,相传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的。但是他没有料想到他发现了新大陆。他认为自己发现的是印度航路。后来一个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写出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从1507年起,制图家们便在自己的地图上以“亚美利哥大陆”的通称,称呼哥伦布发现的这块土地。再后来。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阿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起初。这一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位置美洲位于西半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面和东北面分别隔白令海峡、丹麦海峡与亚洲、欧洲相望,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在地理上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北濒加勒比海并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分。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面积美洲面积为4219.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8.2%。其中北美洲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仅次于亚洲和非洲。南美洲面积17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区划北美洲地理上习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9个地区。有37个政区单位,独立国家有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巴巴多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南美洲地理上习惯划分为南美北部、安第斯山地中段、南美东部和南美南部。南美北部独立国家,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安第斯山地中段包括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东部国家巴西;南美南部包括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地形北美洲大陆部分地形可分为3个明显不同的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是古老的褶皱山地,中部是低高原、平原带。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北起阿拉斯加,南到巴拿马地峡,是北美大陆最长的地形单元和最高的地区,山系由一系列山脉、山间盆地和高原组成。海拔一般介于2000~3000米之间。东部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山地,北起纽芬兰,南到墨西哥湾沿岸,由于久经侵蚀,一般海拔600~1000米。中部的低高原、平原带介于科迪勒拉山系和阿巴拉契亚山地之间,纵贯北美大陆,面积十分广阔。它的北部称劳伦辛低高原。受冰川侵蚀,地势起伏和缓,湖泊众多。东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地势较平,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平原西部接落基山脉东麓,地势较高,称高平原。这里就是世界著名的普列利大草原。南美洲的地形结构是由三个南北纵列带组成,即西部安第斯山地、中部平原和东部高原。气候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山脉美洲主要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内华达山脉、海岸山脉、阿拉斯加山脉、马德雷山脉、马拉卡茹山脉、帕卡赖马山脉、马尔山脉等。河流北美洲的主要河流是密西西比河、马更些河和圣劳伦斯河等。南美洲有亚马孙河、奥里诺科河和巴拉那河三大水系。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大、水量最丰的河流。其流量占全球河流总流量的20%。湖泊北美分布着全球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即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岛屿美洲主要岛屿有格陵兰岛、巴芬岛、维多利亚岛、埃尔斯米尔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火地岛、索莱达岛、大马尔维纳岛。人口美洲人口总数为8.9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7%,其中北美洲5.2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南美洲3.7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7%。人口分布不匀。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南美大陆地广人稀,亚马孙河平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每平方千米平均不到1人。全世界有11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美洲占3个!美国、巴西、墨西哥。民族在世界2000多个民族中,美洲有500多个。美洲的土著居民有散居全洲的印第安人、居住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和居住在阿留申群岛的阿留申人。最早的原始居民是两三万年前从亚洲迁入的。目前,美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如美国和巴西,都各拥有100多个民族;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各拥有50多个民族。北美条顿族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为最多,此外。还有斯拉夫人、犹太人、华人和日本人。语言美洲绝大多数新兴民族的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的两大语族:拉丁语族和日耳曼语族。属于拉丁语族语言的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其中讲西班牙语的最多,有3亿多:属于日耳曼语族语言的主要是英语,讲英语的民族也有2亿多。讲印欧语系语言的总共有四五亿人口。宗教宗教派别众多,宗教信仰极为普遍。主要宗教有基督教新教、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犹太教、佛教、印度教等。
关于秘鲁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秘鲁共和国(The ReDubIicofPeru)首都:利马面积:128.5216万平方千米人口:279417万(2004年)民族:印第安人占人口总数的41%,印欧混血种人占36%,白人占19%,其他人占4%。华侨4万多人。语言: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与克丘亚语货币:索尔国家地理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国家,全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北邻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东接巴西,南接智利,东南与玻利维亚毗邻,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2254千米。全境由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有断续分布的平原,占全国面积的11.2%;中部高原区,占全国面积的21.2%,安第斯山脉雄踞中部。纵贯南北,在安第斯山脉有瓦斯卡兰山、科罗普纳峰和萨尔坎泰山等世界著名山峰,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秘鲁境内最高峰是瓦斯卡兰山,海拔6768米:东部亚马孙河的上游地区,亦称东部亚马孙丛林区,占全国领土面积的62.7%。矿产资源中铜占世界总蕴藏量的19.7%。仅次于智利、美国。居世界第三位;银、锌居拉美第四位:铁矿石居拉美第三位。森林面积7710万公顷,覆盖率为58%。1970年5月31日,位于秘鲁西部安卡什省境内的钦博特海湾发生7.8级大地震,近7万人丧生。在20世纪发生的8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居第五位。以安第斯山脉为分水岭,分为东西两大水系:东部水系亦称亚马孙河水系,这一水系主要源头河有马拉尼翁河、乌卡亚利河、普图马约河,其中乌卡亚利河是亚马孙河的上游河段。西部水系中主要有吉拉河和桑塔河。全境从西向东分为热带沙漠气候、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2~32℃。秘鲁国名的由来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秘鲁”一词是由克丘亚语“皮鲁阿”一词演变而来,“皮鲁阿”即“玉米之仓”的意思;一说源于秘鲁北部一条注入太平洋小河的名字(维鲁河):还有一说是源于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长的名字,他曾领导当地群众同西班牙殖民军作战。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马丘比丘”意为“古老的山巅”。位于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城西北112千米高原上的马丘比丘历史圣地被四周的崇山峻岭环抱。海拔2280米的古城两侧为600米的悬崖峭壁,下临湍急的乌鲁班巴河,地势极为险要。马丘比丘古城建于印加帝国后期1440~1500年。遗址上主要有平台、古城墙、在岩石上凿出的巨大斜梯等建筑。这些建筑都是印加帝国开始扩张时建筑的。古城街道狭窄而整齐有序。用巨石砌成的宫殿、平台、作坊、堡垒等建筑宏伟壮观。
玻利维亚首都在哪?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拉巴斯是玻利维亚首都,位于玻利维亚西部高原、拉巴斯河畔,南依伊利马尼山,西距的的喀喀湖55公里,海拔363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首都,全市人口88万,半数以上是印第安人。这里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0度左右。
13世纪,拉巴斯曾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1538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48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在这一地区建城,1825年8月正式独立。为了纪念1825年决定独立胜利的战役而命名为“拉巴斯”。拉巴斯在西班牙语中即“和平”之意。在独立后的100多年里,它并不和平,经历了190次政变、更换了近70名总统以及侵略战争的创伤。1900年成为玻利维亚政府实际上的首都。
拉巴斯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富山城特色,整个城市建在雪峰夹峙的谷坡上,沿拉巴斯河顺山势分级铺设,房屋层次分明,呈阶梯状,有的街道坡高达30—40度,像一座体育大看台。底层为商业区和政府机关,耸立着不少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一些巴罗克式建筑。印第安人住宅一般在山坡高层,低矮的住房和狭窄的街道,显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色和贫富差异。市中心是以民族英雄穆里略命名的广场,有用玫瑰色大理石砌成的10米高的纪念塔,塔顶屹立着穆里略的铜像;周围有政府机构、国会大厦和天主教堂。市区有由西北到东南斜穿全城的主干道--圣克鲁斯元帅大道,道旁随处可见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街心公园。另一条大道是“7月16日大道”,东西走向,大道西端耸立着美洲伟大解放者玻利瓦尔的雕像。玻利瓦尔是玻利维亚获得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大道东端有玻利维亚解放者之一苏克雷将军雕像。“7月16日大道”上还有一座玻利维亚共和国纪念雕像,基座为六边柱形,有4尊雕像和狮头装饰,基座上竖立着一尊半裸的女神像。女神一手扶宝剑,一手拿着橄榄枝,是城市的和平象征。北面是殖民时期的旧城,有典雅古朴的西班牙建筑和穆里略博物馆。
蒂亚瓦纳科公园是一座美丽的园林,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园内有各种出土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印加帝国古城遗址和美洲最驰名的古迹——太阳门。
蒂亚瓦纳科遗迹,印第安语意为“创世中心”。据考证是印加帝国一支印第安部落的首都。现存断垣残壁,高大的石碑,巨型的雕像,绵延的石墙和散落各处的巨石,反映出在公元3—8世纪,古印第安人在建筑、雕刻、绘画、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遗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卡拉萨萨亚庙、阿卡帕纳金字塔、陵墓和太阳门4大建筑群。相传是印第安人最早的宗教和礼仪中心。阿卡帕纳金字塔呈方形,是一座有台座、台阶的建筑,顶上有庙,围墙镶嵌着精美石雕人形神像,塔上有一水池,用以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卡拉萨萨亚庙由长118米、宽112米的长方形台面组成,里面有梯级通向地下内院,巨大的石柱组成气势宏伟的石林,庙内有身上刻有图案的石雕人像,最大的高达2.4米,重约4吨。太阳门是驰名于世的古迹,宽4米左右,高3米左右,厚为0.5米,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重100吨以上,中央处有一比人稍高的门洞。门上有图案浮雕,中央是太阳神像,两旁为“鸟人”勇士,每年9月22日,太阳不偏不倚准确地沿着门洞的中轴线冉冉升起。
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是拉巴斯最主要的教堂,外部装饰为巴罗克式,内部装饰有精美的绘画、雕刻、祭坛等,生动地表现了卡亚奥地区的历史,特别是18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文明史。市内还有梅迪纳宫、圣多明戈教堂、学生广场、苏克雷宫、伊莎贝尔天主教广场等建筑和游览场所。
拉巴斯是全国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等主要交通要道均云集于此。这里有铁路与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相通,有海拔3819米的拉巴斯国际机场,该机场是世界上最高的商用机场。
玻利维亚首都是哪?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拉巴斯,位于玻利维亚高原东部,座落在拉巴斯河(亦称乔克亚普河)畔,南依伊利马尼山,西距世界上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的的喀喀湖55公里,市中心海拔约3700米,比拉萨还要高一点。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个首都。市区建筑沿拉巴斯河依山势向四周次第隆起,犹如一座巨大的环形体育场看台。机场则为 4100米。据说需要更长的跑道来对付稀薄的空气。从机场公路透过车窗,居高临下,整个城市坐落在一个盆地上。在月色和云雾下蔚为壮观。整个城市,除了盆地的底部,都是地势陡峭。坐的士就像飞机起飞。 “拉巴斯”城在西班牙语里意为“和平”之城,初建于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但当时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镇。由于附近的乔克亚普河发现金矿,采金者蜂拥而至,使城市人口逐年增多,地位日益重要,自19世 纪以后逐步发展成为玻利维亚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玻利维亚首都是哪里?近十年内它是不是迁都了?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拉巴斯是玻利维亚首都,位于玻利维亚西部高原、拉巴斯河畔,南依伊利马尼山,西距的的喀喀湖55公里,海拔363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首都,全市人口88万,半数以上是印第安人。这里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0度左右。
13世纪,拉巴斯曾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1538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48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在这一地区建城,1825年8月正式独立。为了纪念1825年决定独立胜利的战役而命名为“拉巴斯”。拉巴斯在西班牙语中即“和平”之意。在独立后的100多年里,它并不和平,经历了190次政变、更换了近70名总统以及侵略战争的创伤。1900年成为玻利维亚政府实际上的首都。
拉巴斯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富山城特色,整个城市建在雪峰夹峙的谷坡上,沿拉巴斯河顺山势分级铺设,房屋层次分明,呈阶梯状,有的街道坡高达30—40度,像一座体育大看台。底层为商业区和政府机关,耸立着不少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一些巴罗克式建筑。印第安人住宅一般在山坡高层,低矮的住房和狭窄的街道,显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色和贫富差异。市中心是以民族英雄穆里略命名的广场,有用玫瑰色大理石砌成的10米高的纪念塔,塔顶屹立着穆里略的铜像;周围有政府机构、国会大厦和天主教堂。市区有由西北到东南斜穿全城的主干道--圣克鲁斯元帅大道,道旁随处可见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街心公园。另一条大道是“7月16日大道”,东西走向,大道西端耸立着美洲伟大解放者玻利瓦尔的雕像。玻利瓦尔是玻利维亚获得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大道东端有玻利维亚解放者之一苏克雷将军雕像。“7月16日大道”上还有一座玻利维亚共和国纪念雕像,基座为六边柱形,有4尊雕像和狮头装饰,基座上竖立着一尊半裸的女神像。女神一手扶宝剑,一手拿着橄榄枝,是城市的和平象征。北面是殖民时期的旧城,有典雅古朴的西班牙建筑和穆里略博物馆。
蒂亚瓦纳科公园是一座美丽的园林,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园内有各种出土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印加帝国古城遗址和美洲最驰名的古迹——太阳门。
蒂亚瓦纳科遗迹,印第安语意为“创世中心”。据考证是印加帝国一支印第安部落的首都。现存断垣残壁,高大的石碑,巨型的雕像,绵延的石墙和散落各处的巨石,反映出在公元3—8世纪,古印第安人在建筑、雕刻、绘画、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遗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卡拉萨萨亚庙、阿卡帕纳金字塔、陵墓和太阳门4大建筑群。相传是印第安人最早的宗教和礼仪中心。阿卡帕纳金字塔呈方形,是一座有台座、台阶的建筑,顶上有庙,围墙镶嵌着精美石雕人形神像,塔上有一水池,用以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卡拉萨萨亚庙由长118米、宽112米的长方形台面组成,里面有梯级通向地下内院,巨大的石柱组成气势宏伟的石林,庙内有身上刻有图案的石雕人像,最大的高达2.4米,重约4吨。太阳门是驰名于世的古迹,宽4米左右,高3米左右,厚为0.5米,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重100吨以上,中央处有一比人稍高的门洞。门上有图案浮雕,中央是太阳神像,两旁为“鸟人”勇士,每年9月22日,太阳不偏不倚准确地沿着门洞的中轴线冉冉升起。
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是拉巴斯最主要的教堂,外部装饰为巴罗克式,内部装饰有精美的绘画、雕刻、祭坛等,生动地表现了卡亚奥地区的历史,特别是18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文明史。市内还有梅迪纳宫、圣多明戈教堂、学生广场、苏克雷宫、伊莎贝尔天主教广场等建筑和游览场所。
拉巴斯是全国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等主要交通要道均云集于此。这里有铁路与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相通,有海拔3819米的拉巴斯国际机场,该机场是世界上最高的商用机场。
拉巴斯依然是玻利维亚的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没有听到迁都的消息。
上一篇:玻璃纤维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