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八大行星之列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2-29 10:50:50编辑:阿旭

为什么冥王星会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不符合行星的标准。按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一个天体要被称为行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围绕太阳公转、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自身运行轨道上除了卫星外的其他天体。冥王星能够满足前两个标准,但不符合第三个标准。因而,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名,并被降为矮行星。冥王星被发现冥王星( Pluto,小行星编号为134340,天文符号为♇)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被发现的第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第一颗类冥天体,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并将其视为第九大行星。1992年后在柯伊伯带发现的一些质量与冥王星相若的天体开始挑战其行星地位。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因此在2006年正式定义行星概念,将冥王星排除出行星行列,重新划为矮行星。

冥王星为什么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自1930年被发现以来,长期被列入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但是从2000年起,在太阳系边缘、海王星外侧的柯伊伯带中不断发现新天体,其个头越来越大,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当时被认为比冥王星更大,因为当时估测的冥王星直径只有约2300公里。

如何定义行星这一概念在 天文学 上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

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受制于当时的观测技术,一开始以为冥王星和地球一样大,后来发现它的半径还不到地球的20%,而且轨道还不严格在海王星外,有时候会钻到海王星轨道里面潇洒走一回。

根据目前的观测和统计,冥王星质量只有其轨道上其他物体的总质量的0.07倍,也就根本无法满足第3条“ 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因此冥王星被降级成为矮行星

所谓矮行星,就是个头儿比行星小,但质量仍然大到足以使自身基本上保持球形。它们也直接环绕太阳公转。因为矮行星在形成的过程中,未能凭借引力扫清自身轨道附近的区域,所以就比行星“矮”了一截。

然而冥王星的降级并没结束,曾经作为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因为二者组成的系统重心并不在冥王星上,而是在二者轨道之间。也就是说,卡戎并非围绕着冥王星公转,而是二者都围绕它们共同的重心在旋转。所以,在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的同时,科学家也把卡戎从卫星的行列升级为矮行星,并宣布二者为双行星系统。

2015年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


上一篇:坐骨神经损伤怎么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