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上官婉儿的诗词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2-24 11:46:23编辑:阿旭

上官婉儿有什么之称?

上官婉儿有巾帼宰相之称。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成就: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的影响,“绮错婉媚”的诗风逐渐影响了宫廷诗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创作方向,“上官体”也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创作主流。王梦鸥在《初唐诗学著述考》中记载“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品第群臣所赋,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权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 。

评价上官婉儿

1、正史评价:

正史中都对上官婉儿有记载,但较为体现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但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对其人其事评价很高,称其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独使温柔之教,渐於生人,风雅之声,流於来叶。

2、近代评价:

上官婉儿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 具有重要作用。学者赵昌平先生亦深刻阐发了上官婉儿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上官体之精微处由掌中宗一朝文衡的婉儿而积极得到发展。沈宋之属后来居上,经张说、张九龄而影响于王湾、卢象以至王维一脉,更下开大历诗风。这一系直到晚唐都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雅体。


上官婉儿的诗词有哪些?

1、《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是唐朝诗人上官婉儿所作的咏物诗。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译文:花繁叶茂的叶枝,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翦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你要摘取他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然而,当秋风袭来、花木摇落之际,彩花的枝叶却依旧茂密如初,未见疏落。请问桃花和李树,在你们的同类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达到了假可乱真的地步,你们作何感想和打算?2、《彩书怨》,是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佳人怨夫不归的五言律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译文: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时问总是很长很长。秋天又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儿与我为伴。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3、《驾幸三会寺应制》,是唐朝上官婉儿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译文:由传说引出“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此句是婉儿在代替皇室家族而言,向众人说明,此次的到来,只是为了考察。接着一句“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便是全诗的经典。缅怀前人,敞开胸怀,一幅江山社稷图,其风度可谓是气宇轩昂。这也是婉儿跟随武则天经历太多风雨的沉淀。“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是在描写当时寺庙的景色。“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最后来一个情感上的自我赞颂。“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显示皇家的宽容和胸襟,先直白,后抒情,这是宫文的一个标志。扩展资料《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上官婉儿成为李显的女人后之作。一个初春,婉儿陪同武则天在花园里游行,许久未曾走出皇宫的武则天被花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迷惑,便让婉儿作一首诗词来迎合。当听到婉儿这首随情说出的诗句,武则天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灿烂的春景,在婉儿眼中,眼前晶莹的翠绿,柔美的柳絮,都已经失去了诗情画意。武则天也很高明,她回到宫中,让随从把婉儿写的这首诗记载下来,并且给这首诗安排了一个很是大气的头衔,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事后并给婉儿看,婉儿也就明白了女皇的意思。武则天不允许自己和李贤(即废太子)之间再有什么纠葛。后来,当李贤被武则天采用其伎俩谋杀时,婉儿也预知女皇会置他于死地,却不曾事先告诉李贤,可见,当时的婉儿在皇宫之内,已经被权势熏染成一个真正的铁石心肠了。然而婉儿对李贤的爱,却是一个少女最纯真的情感流露。或许也就是因此,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份如白雪般的初恋情感慢慢变淡,如若她和李贤也私下有暗情,料想她也不会如此绝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情人死去。因为很多事实说明,凡是和她有裙带关系的男子,她都曾有恩于他们。《彩书怨》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初唐。上官婉儿一生困于皇宫之中,到了出嫁年纪却因命运的捉弄,享受不了平常女子该有的幸福,虽然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只有一个,尽管她们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却得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这首诗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此诗模仿闺怨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驾幸三会寺应制》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景龙二年十月三日,皇帝以及当时的皇太后驾临三会寺。按照大唐的礼俗,天子游行,一般会责令当朝的文武百官随同,以便根据天子的意思奉命写文,以此增添雅兴,一同去的除了婉儿,还有当时婉儿的情人宰相崔湜。崔湜能得以参与游玩,也是婉儿暗中提拔的结果,这首诗可以看出婉儿对崔浞的在乎有多重。

上官婉儿写的诗词

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才女,知名的诗句有:“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等。

上官婉儿诗词摘录: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八》

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豫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四》

登山一长望,正遇九春初。结驷填街术,闾阎满邑居。

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虚。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三》上官婉儿

玉环腾远创,金埒荷殊荣。弗玩珠玑饰,仍留仁智情。

凿山便作室,凭树即为楹。公输与班尔,从此遂韬声。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上官婉儿

檀栾竹影,飙风日松声。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一》上官婉儿

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上官婉儿

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


上官婉儿最有名的诗

上官婉儿最有名的诗是《彩书怨》。原文彩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译文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时问总是很长很长。秋天又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儿与我为伴。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扩展资料:《彩书怨》是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佳人怨夫不归的五言律诗,作者以闺中思妇的口吻,塑造了一位秋天怀念离居已久的丈夫的妻子形象,感情情真意切。该诗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主题,中间两联写其怨其思,末联束手全篇,表达了诗人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全诗深沉开阔,自然真挚,清新含蓄,对仗工整,富有情味。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初唐。上官婉儿一生困于皇宫之中,到了出嫁年纪却因命运的捉弄,享受不了平常女子该有的幸福,虽然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只有一个,尽管她们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却得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这首诗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此诗模仿闺怨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

上一篇: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