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秦皮 (《本经》) 【异名】岑皮(《淮南万毕术》),梣皮(《别录》),樊槻皮(陶弘景),秦白皮(《药性论》),蜡树皮(《中药志》),苦榴皮(《全展选编·皮肤病》)。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植物形态】①苦枥白蜡树,又名:梣木(《淮南子》),苦枥木(《淮南子》高诱注),石檀(《别录》),苦树(《唐本草》),盆桂(《日华子本草》),樊鸡木(《集韵》),秦木(《纲目》),秤星树(《植物名实图考》),大叶栲、大叶白蜡树、花曲柳。 落叶乔木,高10米左右。树皮灰褐色,较平滑,老时浅裂;小枝亦平滑,皮孔稀疏,阔椭圆形;芽短阔,密被褐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光滑无毛;小叶通常5片,罕有3或7片,小叶柄长5~15毫米,光滑无毛;叶片卵形,罕有长卵形或阔卵形,顶端1片最大,长8~11厘米,宽4.5~6.5厘米,基部一对最小,长4~6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略呈圆形,边缘有浅粗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沿中脉下部之两侧有棕色柔毛。花与叶同时开放,或稍迟于叶,圆锥花序生于当年小枝顶端及叶腋;花小,花萼杯状,4裂;无花冠;雄蕊2,外露;雌蕊2,心皮合生,柱头2裂。翅果倒长披针形,窄或稍宽,长约3厘米,先端窄圆或窄尖。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于阳坡或阔叶林山坡。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等地。 ②小叶白蜡树 形态与上种相近,主要区别点为:小叶小,卵形或圆卵形,长2~4厘米,宽1.5~2.5厘米,最下一对小叶不较其他小叶小,或微小;叶两面光滑无毛。有花冠,花瓣线形,淡绿色。花期5月。果期9月。 生长于山坡、疏林、沟旁。分布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山西、四川等地。 ③秦岭白蜡树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冬芽具锈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叶柄极短;叶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锯齿,下面中部或其基部具锈色绒毛。圆锥花序长大,顶生;花白色,萼大,4裂;花瓣基部线状,渐向先端扩大为匙形;雄蕊与花瓣等高。翅果线状匙形,长2.5~3厘米。花期6月。 生于山坡或沟岸。分布四川、湖北、陕西等地。 【采集】春、秋剥下枝皮或干皮,晒干。 【药材】干燥的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条形,长30~70厘米,径1.5~3厘米,厚约3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黑色,往往相杂不匀。外皮不平滑,有浅色斑点,内面黄白色或棕色,有光泽。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无臭,味苦。水浸液黄碧色,并有蓝色萤光。干燥的干皮为长条状块片,不成卷,厚6~10毫米。外皮灰棕色,有红棕色斑点相同成不规则的斑纹,外皮剥离后,可见红棕色的内皮。内面浅棕红色,平滑。余与枝皮同。以整齐、长条呈筒状者为佳。 主产陕西、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吉林等地。 商品秦皮,除上述品种外,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以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作秦皮用,但据《本草》记载,秦皮应为苦枥白蜡树的树皮。两者的区别:苦枥白蜡树皮常呈卷筒状,易成层状剥离,水浸液黄碧色,有蓝色萤光;核桃楸皮常呈扭曲状、绳状,不易成层状剥离,水浸液黄棕色,无萤光。参见"核桃楸皮"条。 【化学成分】苦枥白蜡树树皮含马栗树皮甙、马栗树皮素等香豆精类及鞣质。 小叶白蜡树树皮含秦皮素、秦皮甙、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等多种香豆精类、鞣质、皂甙。种子含油15.8%。 【药理作用】①消炎、镇痛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马栗树皮甙10毫克/公斤,对角义菜胶性、右旋糖酐性、5-羟色胺性及组织胺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抑制的强度分别为35,28,20,8%。也有报告,马栗树皮甙对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但弱于对角义菜胶性者,而对右旋糖酐性"关节炎"的抑制不明显。马栗树皮素在大剂量时对角义菜胶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马栗树皮甙能抑制大鼠的肉芽肿形成(棉球法),对豚鼠紫外线照射背部引起的红斑反应,也有抑制作用,马栗树皮素之作用较马栗树皮甙更显著,两者都有显著抑制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马栗树皮甙还有微弱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如以吗啡皮下注射5毫克/公斤的效力作为100%,则马栗树皮甙口服10毫克/公斤之效价为14.8%。 ②对尿量及尿酸排泄的影响 早年报告秦皮甙有利尿作用,能促进家兔及风湿病患者尿酸的排泄。马栗树皮甙在大鼠及兔的试验中,各种给药途径均可增进尿酸的排泄。在家兔静脉注射马栗树皮甙后,最初半小时内尿量增加,此后血中尿酸浓度即见上升,半小时后尿量即逐渐减少,而尿中尿酸的排泄却不断增加。尿量之增加,仅指给药后短期而言(可能系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所致),给药3~4小时后,尿量仅为给药前的1/2。尿酸排泄增进之作用原理,据分析,系兴奋了交感神经系统;而且马栗树皮甙对肾脏也有直接作用,即抑制了对尿酸的重吸收所致。血中尿酸浓度之增高为肝中尿酸生成增加的结果。也有报告,马栗树皮甙对正常大鼠并无利尿作用,而对小鼠却有较显著的利尿作用。 ③其他作用 马栗树皮甙对其他器官的作用一般皆不显著。对兔的血压、呼吸、肠管皆无作用。对豚鼠离体小肠、子宫、膀胱、胆囊及离体蛙心以及对兔在位子宫、兔耳血管、蟾蜍下肢血管亦无作用;亦不影响兔颈动脉、股动脉的血流量。马栗树皮素对兔有轻度升压作用,还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及离体兔肠,轻度收缩蟾蜍下肢血管,离体蟾蜍腓肠肌之兴奋性亦略有降低。秦皮煎剂还有某些抗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马栗树皮甙的化学结构与双香豆素相似,故有某些抗血凝作用,其4%溶液能吸收紫外线,故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照射之损伤。 ④排泄、吸收及一般毒性 马粟树皮甙口服后在小肠上部吸收,胃与大肠不吸收;注射后可出现于胆囊及尿中,肾上腺、睾丸及肾中很早即出现,亦可至脑中。大鼠无论口服或静脉注射,尿中及大便中皆有排出,以原形为主,豚鼠则主要在体内破坏。 马栗树皮甙3克/公斤或马栗树皮素1克/公斤腹腔注射于小鼠,皆不致死,故毒性很低;但也有报告马栗树皮素皮下注射250毫克/公斤即可致死的。日本秦皮提取物给兔灌胃每天3克/公斤,连续45周仅引起轻度的组织病变,如胃肠粘膜呈现分泌亢进、肠神经丛的膨大及肾小球、肾小管的退行性病变;长期注射给药,肝功能及末梢血象皆无显著变化。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块或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①《本经》:"苦,微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纲目》:"气寒,味苦,性涩。" 【归经】入肝、胆经。 ①《纲目》:"厥阴肝、少阳胆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平喘止咳,明目。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②《别录》:"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 ③《药性论》:"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疼痛,风泪不止;治小儿身热:作汤浴。" ④《日华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小儿热惊,皮肤风痹,退热。" ⑤张元素:"治女子崩中。" ⑥《汤液本草》:"主热痢下重,下焦虚。" ⑦《吉林中草药》:"治肠风下血。" ⑧《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腹泻。" ⑨《陕西中草药》:"治麦粒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大戟为之使。恶茱萸。" ②《药性论》:"恶苦瓠、防葵。" ③《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选方】①治热痢下露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伤寒论》白头翁汤) 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秦皮四钱,生地榆、椿皮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③治腹泻:秦皮三钱。水煎加糖,分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赤眼及眼睛上疮:秦皮一大两。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点下碧汁,仰卧点所患眼中,仍先从大眦中满跟着,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饭间,即侧卧沥却热汁,每日十度以上着,不过两日瘥。忌酢、萝卜(《近效方》) ⑤治麦粒肿,大便干燥:秦皮三钱,大黄二钱。水煎服。孕妇忌服。(《河北中药手册》) ⑥治妇人赤白带下,及血崩不止:秦皮三两,丹皮二两,当归身一两,俱酒洗,炒研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⑦治小儿惊痫发热及变蒸发热:秦皮、茯苓各-钱,甘草五分,灯心廿根。水煎服。(《儿科撮要》) ⑧治牛皮癣:苦榴皮一至二两。加半面盆水煎,煎液洗患处,每天或隔二至三天洗一次。药液温热后仍可用,每次煎水可洗三次。洗至痊愈为止。(《全展选编·皮肤病》)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一秦皮煎剂:每40毫升含生药6钱,治疗小儿菌痢共50例。1岁以下每天8~10毫升,1~3岁10毫升,3岁以上15毫升,分4次口服。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9天;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平均为8.1天;21例粪便培养至第3天以后均转为阴性。服药后有5例发生呕吐。二秦皮素:各家所用的剂量不一。有人按每日口服50毫克的剂量,制成合剂,不论年龄大小,分4次服。治疗66例(成人30例,小儿36例),有肯定的疗效,但与对照组用合霉素及四环素者相比,效果较差。有人按50~100毫克/公斤/日的剂量,分2~3次服,疗程5~6日,并按病情需要,配合各种对症处理,治疗77例,有效率在71%以上。有人用秦皮乙素按5毫克/公斤/日的剂量治疗67例,痊愈者41例,进步11例,无效15例。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苦枥白蜡树摊皮制成1:1浓度的喷雾液,用气雾发生器射入气雾室,每次吸入30分钟,每日1次,每次2毫升;或制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3克),每日3次,每次2片内服。均以10天为一疗程。治疗530例,其中气雾组422例,经二个疗程,近控86例(20.3%),显效140例(33.2%);气雾组另68例,经五个疗程,近控24例,显效23例;口服组50例,经三个疗程,近控3例,显效29例。部分患者的咳、喘、痰三症在服药第1天即见效,气雾组治疗3天内三症见效者占60%左右。对喘息症状与哮鸣音的近期控制尤为明显。 【名家论述】①《纲目》:"梣皮,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涩而补也。此药乃惊、痫、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节,几于废弃,良为可惋。《淮南子》云:梣皮色青,治目之要药也。又《万毕木》云:梣皮止水,谓其能收泪也。高诱解作致水,言能使水沸者,谬也。" ②《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别录》方止男子精虚,妇人崩带;甄氏方又治小儿惊痫身热,及肝热目暗,翳目赤肿,风泪不止等疾;皆缘肝胆火郁气散以致疾,以此澄寒清碧下降之物,使浊气分清,散气收敛。故治眼科,退翳膜,收泪出;治妇人科,定五崩,止血带;治大方科,止虚痢,敛遗精;治小儿科,安惊痫,退变蒸发热。" 提醒您:秦皮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秦皮中药功效是什么
摘要:秦皮是木樨科植物白蜡树的干燥枝皮,中药秦皮味苦性寒,是一味止泻的良药。秦皮的作用主要是收涩、止泻,此外,它还具有抗炎杀菌、抗过敏、镇静镇痛以及利尿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肿、湿热不适。在使用的时候要严格把握秦皮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一起来看看秦皮的禁忌与使用方法吧!一、秦皮中药功效是什么1、抗炎杀菌中药秦皮提取物中的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而且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适量使用秦皮能够起到抗炎杀菌的作用。2、抗过敏秦皮乙素对过敏反应释放的白三烯所致的血管收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将秦皮泡水喝功效之一就是抗过敏。3、收涩镇咳秦皮乙素对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能对抗组胺所致的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有松弛气管平滑肌,起到收涩、镇咳的作用。4、镇静镇痛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都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秦皮乙素有显著的镇痛和抗惊厥作用。5、利尿秦皮还具有出色的利尿作用,而且秦皮中含有的秦皮甙能促进尿酸的排泄,对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二、秦皮副作用及禁忌1、秦皮的副作用秦皮的毒性很低,正常剂量内使用,对人体一般没有明显毒副作用,但若超剂量使用,或长期使用秦皮,则容易影响肝脏、肾脏功能的正常,导致尿频、尿急等不良反应。2、秦皮的禁忌在临床上使用秦皮的时候,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脾胃虚寒者忌服秦皮。《本经逢原》就有“胃虚少食者禁用。”的论述。使用秦皮的时候,应严格掌握剂量(秦皮用量单次最大不得超过12g),且不宜久服。如需长期使用秦皮及其制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三、秦皮的附方1、热痢下露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伤寒论》白头翁汤)2、慢性细菌性痢疾秦皮四钱,生地榆、椿皮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3、妇人赤白带下,及血崩不止秦皮三两,丹皮二两,当归身一两,俱酒洗,炒研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秦皮的外形很像一种树皮,它也是一种中珍贵的中药材,它采自于白蜡树,尖叶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者干皮。这种秦皮的生产场地一般在于辽宁吉林等东北一带或者北方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的枝叶都比较苦涩。秦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它的功效体现在可以治疗清热燥湿,眼睛疾病和口腔疾病等等。很多人因为生理原因会者加上还冷干燥的空气,经常会口干舌燥,喉咙肿痛,这时就建议大家购买一些秦皮来泡水喝,通过服用秦皮可以对身体的燥热以及上火的部位,快速地降火消毒治疗眼疼肿痛等等。它的形状多为卷筒状,或者是大约十厘米以上的长度,1.5毫米左右的宽度,外表呈现一种灰白色或者灰棕色。秦皮的功效与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它的使用方法是采取少量的秦皮加入热水浸泡。或者直接选取粉末状的青皮加入一些其他的中药材,比如枸杞,红枣等等,这些都是食用秦皮的良好方法,通过服用健脾可以使身体多余的燥火消失,使人体的内脏更加健康,不会因为莫名的火气而来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心情。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秦皮是什么?中药名。其实中医养生对于人体的治病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是大家都缺少了一些认识。秦皮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我想现在的人们对于秦皮来说也允许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说要想弄清楚它的功效与作用的话,那么首先要了解它是什么?秦皮的功效与作用首先来说秦皮是一种可以清热解毒祛湿作用的中药材,可以有去火的功效,还可以止咳化痰,当然这些相对而言只是它的一些较为普遍的作用,其实它真正的作用并不在此,其主要的作用是消炎镇痛,秦皮中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对于各种炎症来说有些很强的缓解作用,另外在我国古代有人也将其作为之一种止疼药,被应用在更多的伤口上。而对于现在在临床上的应用来讲,它主要被应用在了湿热泻痢、肝热肿痛,等等疾病的治疗中,而且已经被作为一种药物的固定材料了,由此可见其实秦皮的成品在我们生活中变得不大常见,更多的是以一种药品的形式所出现的。通过我们以上对于秦皮的功效与作用的简单的介绍,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下这种已经消失在我们眼前的一种中草药瑰宝。
上一篇:基础护理学电子教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