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鸣曲式
什么是奏鸣曲式?它分别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奏鸣曲式 sonata form,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而“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组成部分
以下以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第一乐章为例,进一步阐释“奏鸣曲式”的三个组成部分:
呈示部
把本乐章的主题提了出来,通常这里的主题有两个,以达到对比的效果.所谓主题其实就是一段音乐.这两个主题被叫做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或者简称主题和副题.主题使用主调,往往写得快速,有力,沉重,粗暴……较为震撼.副题则往往写得温婉如歌,令人爱怜.两个主题相对比,增加了音乐的复杂性.一般如果主调是大调,那么副部用属调;如果主调是小调,副部用平行调(大调).在呈示部的开始有时有“引子”,在主题副题之间再写上一段音乐,往往被称为“连接部”或“插部”.在副题结束后再加上个尾巴叫做“结束部”——这里的“结束部”是呈示部的结束,而不是整个奏鸣曲式的结束.在《悲怆》的第一乐章里,一开始大管低沉阴霾的音乐就是引子,接下来的快速不安的旋律就是主题,它被不断重复和变奏之后出现了一个温暖柔和的旋律:3 2 1|6 5 3 5 1.6|5 - .这就是副题.副题再被不断重复,变奏,由温柔转为热烈,最后由平静的结束部结束了呈示部的音乐.
展开部
通俗地讲,就是在呈示部两个主题的基础上添写许多新的旋律,是呈示部的发展.在《悲怆》中,展开部显得急促而冲动,几经起伏后结束.
再现部
顾名思义就是把主题副题(实际上是呈示部)重复出来,但通常会经过一点变化——例如:主调是大调,再现部的两个主题都用主调;如果主调是小调,主部用主调,副部用同主调(大调).有时再现部被写得很精简,引子、插部之类都可能被省掉了.最后常常加上一个尾奏.《悲怆》的再现部很完整,先是强烈地重现了主题的旋律,然后变奏一次,然后再现了主副题间的连接部分,接着重现了副题.可以注意到它的音色已经同在呈示部时不同了,顺带把"结束部"也再现了.最后加上了一个柔和的尾奏.至此,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的例子就结束了. “奏鸣曲式”三大段落循环出现的模式让音乐起承转合的节奏感,就想在写文章一样,带给听众充实又富有变化的听觉效果.
奏鸣曲的结构 奏鸣曲的结构是什么
奏鸣曲的结构是:奏(上下结构)鸣(左右结构)曲(独体结构)。 奏鸣曲的结构是:奏(上下结构)鸣(左右结构)曲(独体结构)。 词性是:名词。 拼音是:zòu míng qǔ。 注音是:ㄗㄡ_ㄇ一ㄥ_ㄑㄨˇ。奏鸣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奏鸣曲zòumíngqǔ。(1)一种由四个独立乐章组成的器乐曲,各乐章都具有独特的结构与风格。二、国语词典一种乐曲的演奏形式。包含三或四个独立乐章的器乐套曲,由钢琴独奏或搭配一件管弦乐器合奏。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长笛奏鸣曲」。三、网络解释奏鸣曲(古典乐曲体裁)奏鸣曲(Sonata)是种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汇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发出声响。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依然创作着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相较于古典乐派以及浪漫乐派的奏鸣曲,20世纪的奏鸣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亦称“奏鸣曲套曲”。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一件乐器独奏或一件乐器与钢琴合奏。关于奏鸣曲的诗词《奏鸣曲与毁灭》关于奏鸣曲的单词sonata关于奏鸣曲的成语八音迭奏野人奏曝曲终奏雅鸾鸣凤奏朝奏夕召弯弯曲曲关于奏鸣曲的词语鸾鸣凤奏计日奏功先斩后奏八音迭奏朝奏暮召指奏相反钟仪楚奏野人奏曝朝奏夕召曲终奏雅关于奏鸣曲的造句1、克列门蒂的小奏鸣曲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曲目,二百多年来,在钢琴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2、由于手风琴演奏的斯卡拉蒂奏鸣曲基本都来自于钢琴曲谱,所以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手风琴与钢琴在演奏奏鸣曲时的技巧比较。3、浪漫的交响乐,钢琴,弦乐,古典吉他,长笛,竖琴和编钟的奏鸣曲。4、有人说青年是热情浪漫的圆舞曲,有人说少年是意气风发的奏鸣曲,有人说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畅想曲,我说人人都有欢畅的童曲,祝你儿童节快乐!5、斯克里亚宾早期奏鸣曲作品的曲式结构反映出古典与浪漫主义时期美学观念与创作手法的影响,具有较典型的奏鸣套曲形式特征。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奏鸣曲的详细信息
三部曲式和奏鸣曲式的区别在
复三部曲式是ABA,第一个A至少等于或大于单二部结构;B可以是完整的结构,如乐段或者单二单三,也可以是段落;再现的A可以完全再现,也可以只再现A的第一个乐段。奏鸣曲式就比较复杂,大型的奏鸣曲式结构是:呈示部:引子:可以没有,多见为短小乐句或段落,也有乐段甚至单二单三的结构;主部:至少为乐段结构,也可以是单二或单三,也可以是复二复三,或者回旋曲式等等;连接部:可以没有,多见为短小乐句或段落;副部:结构可以同主部,但多见为乐段,单二单三较少;结束部:结构同连接部,但结束部最后一般会有终止,连接部一般没有;展开部:常见多是段落,动力性的织体。也会有乐段,或者段落、乐段混合而成。省略展开部的很少。再现部:基本同呈示部,但再现部里的副部是可以省略的。而通常所见的奏鸣曲、交响曲等等,最后会有个大型的结束部。
上一篇:四种形态具体内容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