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妻子林颖彤
港督府建于哪一年..多少任港督曾住过这里
香港著名历史建筑物。港督府又名督辕,位于港岛中区上亚厘毕道。1845年,港英政府决定兴建总督府,由当时的测量局局长急庇利主持工程。1855年建成。1890年政府又拨款4万元扩建,加盖侧翼之宴会厅。香港历任28位总督中,有25位曾以这座建筑物作为官邸和办公室。日军占领时,日人藤村正一将大楼全面改建,在主楼和侧翼之间加建一座塔式建筑,即成今日之规模。港督府建筑相当宏伟,第一层有供很多人聚会的大礼堂,两旁有门附近还有候车厅。地下部分有足以安排宴会的大型餐厅。楼上除港督夫妇居住的房、厅外,还有一个可供聚会的小型客厅,另有3间陈设豪华,布置高雅的招待贵宾大套房。许多英国王室及政府官员、外国贵宾访港或路过此间,接受港督招待时,多在此居停。露天花园内增修一座游泳池。港督府内工作人员也相当多。
现更名为香港礼宾府,香港礼宾府已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定为古迹,目前是行政长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重要官式活动的场所,例如举行官式宴会,以款待到访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长,也用以举行勋衔颁授典礼。香港礼宾府花园每年开放四次,供市民参观。宴会厅每月预留三个星期五,供本港慈善、非牟利或公共团体申请借用,举办对公众有裨益的活动。
主要特色:香港礼宾府位于中环上亚厘毕道,正门朝南,面向太平山。中区政府合署坐落其北面斜坡下,是政府总部大部分办公室的所在处。香港礼宾府门前有一片草坪,常年绿草如茵,背后花园广种植物,繁花似锦,春天杜鹃花盛放,争妍斗丽,满园添色。在官式活动中,礼宾府内的宴会厅、客厅、饭厅和会议厅经常用于接待到访的贵宾。
港督王是谁?
香港总督(简称港督),是香港英国殖民地时期(1842年-1997年),由英国派驻香港的英王代表,共历28任。二战期间的日治时期(1941年─1945年)另有3任总督,皆为日本人,简称“香督”。早期总督都是由英国殖民地部(后称“外交及联邦事务部”)的官员出任,1971年以后总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麦理浩勋爵是第一位);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则是政治家,曾任英国保守党主席。
亲历者忆回归:彭定康女儿哭成泪人,你对1997年香港回归有哪些印象?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土----香港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长达百年的侵略。终于,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力的增强使中国越来越有底气和实力。在1997年相关领导人的坚持下,中国收回了对香港的主权,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如今回忆起香港回归的那一瞬间,还有很多情节让人印象深刻。一国两制的提出。在一开始中国虽然明确提出要收回香港主权,但是关于香港回归后如何处理的问题仍无法解决。是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方案,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决策。这一决策不仅解决了香港回归后的领导难题,更是为港澳台的回归提供了制度和理论保障。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在香港回归前,中英两国的领导人进行了见面和会晤,在一开始英国领导人秉持着强硬的态度,妄想接着对香港进行管理。但是中国的领导人毫不相让,明确表示: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在这一明确的态度中,英国相关负责人不得不妥协。英国当时的首相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也表示:“中国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归还香港是我们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庆祝回归的盛况。在1997年的香港交接仪式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升起,再一次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与激动。香港总督的女儿也因为要离开这个多年生活的地方而泪流不止。与此相对的,很多港民都因为回到祖国的怀抱而无比的激动与自豪,感动到热泪盈眶,庆祝香港的新生。
上一篇:金曲青春哪个平台可以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