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甲酸甲酯结构式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2-20 13:17:32编辑:阿旭

苯甲酸甲酯详细资料大全

苯甲酸甲酯,又名安息香酸甲酯,化学上可视为苯甲酸或苯甲酸酐或苯甲酰氯用甲醇醇解的产物。无色透明液体。能与甲醇 、乙醇、乙醚混溶;不溶于水。工业上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香料。具有浓郁的冬青油和尤南迦油香气,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中。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苯甲酸甲酯 英文名 :Methyl benzoate 别称 :安息香酸甲酯 化学式 :C8H8O2 分子量 :136.15 CAS登录号 :93-58-3 EINECS登录号 :202-259-7 熔点 :-12.3 沸点 :198 水溶性 :不溶于水 密度 :1.09 外观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芳香味 闪点 :82.8 安全性描述 :S23 S26 S36 S36/S37/S39 危险性符号 :Xn(有害) 危险性描述 :R22 R36/37/38 R42/43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作用与用途,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 物理性质 InChI=1/C8H8O2/c1-10-8(9)7-5-3-2-4-6-7/h2-6H,1H3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熔点(℃):-12.3 相对密度(水=1):1.09 沸点(℃):19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68 分子式:C8H8O2 分子量:136.15 主要成分: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0.13(39℃) 闪点(℃):82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甲醇、乙醇、乙醚。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8.02; 2、摩尔体积(m3/mol):127.3; 3、等张比容(90.2K):312.1; 4、表面张力(dyne/cm):36.1; 5、极化率(10-24cm3):15.07。 化学性质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 LD50:1117mg/kg(大鼠经口);3330mg/kg(小鼠经口);2170mg/kg(兔经口)。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EC50:4.6mg/L(30min)(发光菌Microtox毒性测试)。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当pH值为7,9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8a,10d。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8.5d(理论)。 制备 1、精制方法:常含有游离的苯甲酸和甲醇等杂质。精制时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钾溶液洗涤,无水碳酸钾或硫酸钠干燥后精馏。 2、苯甲酸、甲醇放入容器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硫酸,加热12h,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回收甲醇,然后进行洗涤,干燥后,进行减压蒸馏得成品。 3、苯甲酸甲酯存在于天然的丁香油、依兰油和月下香油中,可从精油中精馏提取。工业生产由苯甲酸在硫酸存在下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将苯甲酸与甲醇混合,缓缓加入浓硫酸,加热至约70℃回流4h,蒸出过量的甲醇。冷却,分出酸液,经洗涤、干燥,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04-105℃(5.2kPa)馏分即为成品。收率在90%以上。 作用与用途 1、用作纤维素醚、纤维素酯、合成树脂和橡胶的溶剂和聚酯纤维的助染剂;在香料方面多用于人造依兰香料的调合和皂用香精,并用以配制玫瑰型香精。还可在显微分析中作溶剂。 2、用于配制香精,也用作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橡胶等的溶剂。 3、是配制依兰、晚香玉香型的常用香料。也用于黄水仙、薰衣草、丁香及西班牙式革香香型中,与岩蔷薇制品、橡苔或树苔制品和岩兰草油共用以配香薇型,可得愉快的花香。可用于廉价的洗涤剂、不良气息掩盖剂和工业品用香精中。还广泛地用于食用香精,如草莓等。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对身体有害。蒸气或雾对眼和上呼吸道有 *** 性。对皮肤有 *** 性。对呼吸道和皮肤有致敏作用。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具 *** 性,具致敏性。 安全术语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甲酸详细资料大全

甲酸(化学式HCOOH,分子式CH 2 O 2 ,分子量46.03),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 *** 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熔点8.6℃,沸点100.8℃。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 *** 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基本介绍 外文名 :Formic acid 中文名称 :甲酸 中文别名 :蚁酸 英文名称 :Formic acid, Methanoic acid CAS号 :64-18-6 MDL号 :MFCD00003297 EINECS号 :200-001-8 RTECS号 :LQ4900000 BRN号 :1209246 PubChem号 :24873243 InChI :1S/CH2O2/c2-1-3/h1H,(H,2,3) 管制信息 :受公安部门管制 化学式 :HCOOH 密度 :1.22 闪点 :68.9 研究简史,物化性质,制备方法,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主要用途,计算化学数据,危害说明,毒理资料,环境影响,危害控制,急救措施,泄漏处理,防护措施,消防措施,废弃处理,安全管理,环境标准,监测方法,操作处置,储存方法,运输方法,安全信息,套用和建议用量, 研究简史 甲酸最早由J.-L.盖-吕萨克用草酸分解制得。1855~1856年M.贝特洛用氢氧化钠与一氧化碳直接制得甲酸钠,T.戈德-施密特最先用水解的方法从甲酸钠制得甲酸。此法于1896年在欧洲开始用于工业生产,至今小批量生产仍用此法。1980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和利奥纳德公司开发成功甲醇羰基化生产甲酸的方法,并已有年产甲酸20kt的工厂投产。此外,甲酸也可由轻质油氧化制醋酸的副产物中回收获得。 物化性质 易燃。能与水、乙醇、乙醚和甘油任意混溶,和大多数的极性有机溶剂混溶,在烃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 相对密度(d204)1.220。折光率 1.3714。燃烧热254.4 kJ/mol,临界温度306.8 ℃,临界压力8.63 MPa。闪点68.9 ℃(开杯)。密度1.22,相对蒸气密度1.59(空气=1),饱和蒸气压(24℃)5.33 kPa。 浓度高的甲酸在冬天易结冰。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 在烃中及气态下,甲酸以通过以氢键结合的二聚体形态出现。在气态下,氢键导致甲酸气体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液态和固态的甲酸由连续不断的通过氢键结合的甲酸分子组成。 甲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CO和H 2 O: 由于甲酸的结构特殊,它的一个氢原子和羧基直接相连。也可看做是一个羟基甲醛。因此甲酸同时具有酸和醛和性质。 甲酸具有与大多数其他羧酸相同的性质,尽管在通常情况下甲酸不会生成酰氯或者酸酐。甲酸脱水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水。甲酸具有和醛类似的还原性。它能起银镜反应,把银氨络离子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而自己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甲酸是唯一能和烯烃进行加成反应的羧酸。甲酸在酸的作用下(如硫酸,氢氟酸),和烯烃迅速反应生成甲酸酯。但是类似于Koch反应的副反应也会发生,产物是更高级的羧酸。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54,爆炸上限%(V/V):57.0,爆炸下限%(V/V):18.0。 甲酸为强的还原剂,能发生银镜反应。在饱和脂肪酸中酸性最强,离解常数为2.1×10 -4 。在室温慢慢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水。与浓硫酸一起加热至60~80℃,分解放出一氧化碳。甲酸加热到160℃以上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和氢。甲酸的碱金属盐加热至400℃生成草酸盐。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8.40 2、摩尔体积(m/mol):39.8 3、等张比容(90.2K):97.5 4、表面张力(dyne/cm):35.8 5、极化率(10cm):3.33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法 在无水丙三醇中加热草酸,后蒸汽蒸馏得到。 或在盐酸作用下水解异乙腈得到: 异乙腈的制备由乙胺和氯仿反应获得。(因异乙腈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此反应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工业制法 1、 甲酸钠法: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在160-200℃和2MPa压力下反应生成甲酸钠,然后经硫酸酸解、蒸馏即得成品。 2、 甲醇羰基合成法(又称甲酸甲酯法):甲醇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甲醇钠存在下反应,生成甲酸甲酯,然后再经水解生成甲酸和甲醇。甲醇可循环送入甲酸甲酯反应器,甲酸再经精馏即可得到不同规格的产品。 3、 甲酰胺法:一氧化碳和氨在甲醇溶液中反应生成甲酰胺,再在硫酸存在下水解得甲酸,同时副产硫酸铵。原料消耗定额:甲醇31 kg/t、一氧化碳702 kg/t、氨314 kg/t、硫酸1010 kg/t。另外,丁烷枵轻油氧化法主要用来生产乙酸,甲酸作为副产品回收,处于研究阶段的方法有一氧化碳和水直接合成法。 精制方法:无水甲酸可在减压下直接分馏制得,分馏时用冰水冷却凝结。对含水甲酸,可用硼酐或无水硫酸铜做干燥剂。五氧化二磷和氯化钙能与甲酸作用,不宜用作干燥剂。对试剂级88%的甲酸,可用邻苯二甲酸酐回流6小时后蒸馏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水分。进一步纯化可利用分步结晶法。甲酸与乙酸混在一起时,可加入脂肪烃进行共沸蒸馏分离。 4、 将适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60~200 ℃下反应生成甲酸钠,经中和、蒸馏、冷凝而得。或者在三乙胺水溶液中,以钯络合物为催化剂,二氧化碳与氢气于140~160℃反应制得。 5、 以甲酸钠与浓硫酸作用制得工业级甲酸,然后可用活性炭吸附后减压蒸馏以制得纯品,也可加入B 2 O 3 CuSO 4 进行减压蒸馏精制。 6、 二氧化碳法:在钯络合物催化下,在三乙胺水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氢气于140~160 ℃反应而得。 7、 主要采用合成酸化法和高压催化法。合成酸化法:用焦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合成甲酸钠,再用硫酸酸化,经蒸馏而得。高压催化法:将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存在下,于高温高压下反应而得。 8、 将甲酸与五氧化二磷混合,进行减压蒸馏,反复5一10次,方可得到无水甲酸,但得量低,费时长,会造成一些分解。将甲酸与硼酸醉进行蒸馏,操作简便,效果更好。将硼酸置甩沪中高温脱水至不再产生气泡,所得熔融物倒在铁片一上,置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研磨成粉。将硼酸酚细粉加到甲酸中,放置几日,形成硬块,分出清彻液体进行减压蒸馏,收集22一25 ℃/12-18 mm馏份为产品。蒸馏器应是全磨口接头并有干燥管保护。 标准 GB/T 2093-2011 工业用甲酸 甲酸含量: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试样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与标准比浊液进行比浊。 硫酸盐:试样中加入碳酸钠使甲酸中硫酸根生成硫酸盐,在盐酸存在下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与标准比浊液进行比浊。 铁(Fe 2+ ):按GB/T 3049-2006规定进行。 蒸发残渣:按GB/T 6026-1998规定进行。 主要用途 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甲酸可直接用于织物加工、鞣革、纺织品印染和青饲料的贮存,也可用作金属表面处理剂、橡胶助剂和工业溶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于合成各种甲酸酯、吖啶类染料和甲酰胺系列医药中间体。具体分类如下: 医药工业:咖啡因、安乃近、氨基比林、氨茶碱、可可碱冰片、维生素B1、甲硝唑、甲苯咪唑。 农药工业:粉锈宁、三唑酮、三环唑、三氨唑、三唑磷、多效唑、烯效唑、杀虫醚、三氯杀螨醇等。 化学工业:甲酸钙、甲酸钠、甲酸铵、甲酸钾、甲酸乙酯、甲酸钡、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橡胶防老剂、季戊四醇、新戊二醇、环氧大豆油、环氧大豆油酸辛酯、特戊酰氯、脱漆剂、酚醛树脂、酸洗钢板等。 皮革工业:皮革的鞣制剂、脱灰剂和中和剂。 橡胶工业:天然橡胶凝聚剂。 其它:还可以制造印染媒染剂,纤维和纸张的染色剂、处理剂、增塑剂、食品保鲜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 制取CO。化学式:HCOOH=(浓H 2 SO 4 催化)加热=CO+H 2 O 还原剂。测定砷、铋、铝、铜、金、铟、铁、铅、锰、汞、钼、银和锌等。检定铈、铼和钨。检验芳香族伯胺和仲胺。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晶的溶剂。测定甲氧基。显微分析中用作固定剂。制造甲酸盐类。 .甲酸及其水溶液能溶解许多金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所生成的甲酸盐都能溶解于水,因而可作为化学清洗剂。甲酸不含氯离子,可用于含不锈钢材料的设备的清洗。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2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7.3 7、重原子数量: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0.3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危害说明 毒理资料 健康危害: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的 *** 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 急性毒性:LD 50 1100mg/kg(大鼠经口),LC 50 15000mg/m 3 (大鼠吸入,15min)。 *** 性:家兔经皮:610mg,轻度 *** (开放性 *** 试验);家兔经眼:122mg,重度 *** 。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小鼠饮水中含0.01%~0.25%游离甲酸,2~4个月内无任何影响;0.5%则影响食欲并使其生长缓慢。小鼠吸入10g/m 3 以上时,1~4d后死亡。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70ppm(3h)。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人淋巴细胞10mmol/L。细胞遗传学分析,仓鼠卵巢10mmol/L。 环境影响 生态毒性:LC 50 :175mg/L(24h)(蓝鳃太阳鱼);46mg/L(96h)(金鱼);122mg/L(48h)(金色圆腹雅罗鱼,静态);34mg/L(48h)(水蚤)。 生物降解性: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2周后降解100%。 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 5 个/cm 3 时,降解半衰期为36d(理论)。 危害控制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菸、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 废弃处理 用焚烧法或甲醇羰基化法处置。 安全管理 环境标准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 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 3 ):1。 TLVTN:OSHA 5ppm,9.4mg/m 3 ; ACGIH 5ppm,9.4mg/m 3 。 TLVWN:ACGIH 10ppm,19mg/m 3 。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操作处置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方法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安全信息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1779 安全说明 S23:不要吸入蒸汽。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危险类别码 R35:引起严重灼伤。 套用和建议用量 用于调配苹果、番木瓜、凤梨蜜、面包、干酪、乳酪、奶油等食用香精及威士忌酒、朗姆酒用香精。在最终加香食品中浓度约为l~18mg/kg。


上一篇:不属于四川三大发展战略的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