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遇到有人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不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2-17 21:41:09编辑:阿旭

心肺复苏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心肺复苏的主要对象不包括电除颤。扩展资料:心肺复苏过程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抢救突发性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心肺复苏过程包括心肺复苏术(CPR)、人工呼吸和心脏起搏器(AED)的使用。心肺复苏过程不包括抢救药物的使用,因为抢救药物只能在医院环境下使用,而心肺复苏过程是在现场进行的。心脏复苏通常是通过胸外按压来实现的。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或普通人士可以在患者胸骨的位置进行按压,使心脏得到压迫,从而引起心脏跳动。胸外按压通常需要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每次深度至少2英寸,并且需要轮流进行,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呼吸复苏是通过人工呼吸来实现的,通常是通过口对口吹气或口对鼻吹气的方式进行。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后仰,然后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吹气,使肺部充气,从而将氧气输送到失去意识的人体内部。通常需要每隔30次胸外按压就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值得注意的是,心肺复苏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技术,需要受过专业培训过的急救人员才能进行。如果没有受过培训的人乱来,反倒会让患者的情况更加恶化。如果没有经过培训的人遇到了类似的紧急情况,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的到来。总的来说,心肺复苏技术包括心脏复苏和呼吸复苏两个部分。心脏复苏主要是通过胸外按压来实现,呼吸复苏则是通过人工呼吸完成。心肺复苏虽然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技术,但在正确的操作下,它可以在很多场合挽救生命,提高救援成功率。

关于心肺复苏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心肺复苏的说法正确的是A、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B、可以对没有溺水或患病的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C、以上说法都正确解答:解题思路: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给成年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易错点:心脏复苏的概念和人工呼吸的概念。故选:C拓展:正确的心肺复苏有以下几个步骤:一、轻轻拍打昏迷者的肩膀,观察其是否有意识。用手触摸颈动脉,判断其是否还有搏动。二、立即大声呼喊,向周围人求救,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三、将昏迷者平躺在地上,站在患者的一侧,一只手按住患者的额头并向下压,另一只手按住患者的下巴并向上抬,从而打开气道。四、观察患者有没有胸廓的起伏,用脸去感受有没有气流的呼出。五、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子,嘴包住患者的唇部,进行人工呼吸,并观察有无胸廓的起伏。六、人工呼吸后配合胸外按压,约100次/分钟,反复操作。

遇到呼吸、心脏骤停的伤员,可以采用哪些急救方法?

心脏骤停怎么急救?评估和现场安全:急救人员拍着病人的肩膀大喊“你没事吧?”检查病人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如果没有呼吸或呼吸正常(即只有呼吸),立即启动应急系统,开始胸外按压。打开气道。如果患者平卧仰卧,无意识的人往往会因舌根脱落而出现气道阻塞。这时,救助者应该跪在病人身体的一侧,一只手按下前额,另一只手托起下巴。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说明气道已经开通。胸部按压。如果病人没有脉搏,就需要胸外按压。方法:施救者首先要找到按压部位。沿着最低边缘两侧的肋骨,从身体底部到中间触摸结合点,称为剑突。以剑突为点,在胸骨上设置两根横指的位置,即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这是实现点。救助者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十指交叉,将掌根放在刚刚找到的位置,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下沉距离4-5 cm左右,两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应迅速提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注意:力量一定要控制,不能太用力,因为力量太大容易造成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穿心、肺、肝、脾等重要器官。老年人骨头脆,要多加注意。人工呼吸。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触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脉动,只能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最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放在患者口中,防止细菌感染。救护者用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子,用大嘴吸气,握住,迅速弯腰,用嘴包住病人的嘴,迅速吹入气体。同时,救助者的眼睛需要观察病人的胸部是否由于气体的填充而膨胀。气体喷出后,松开捏住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从而完成一个呼吸过程。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停止心肺复苏的证词。在抢救病人时,我们应该经常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触摸病人的手和脚,如果体温升高,进一步触摸颈动脉,有搏动停止心肺复苏,尽快送病人到医院进一步治疗记得点赞收藏哦

心脏骤停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识别心脏骤停
轻拍患者面部及双肩,并在双侧耳边大声呼喊,观察有无应答。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丧失。快速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观察病人的胸廓有无起伏;并同时判断有无脉搏,判断时间为5-10s。若患者无意识、无脉搏、无自主呼吸,即可实施心肺复苏术。
呼救
呼叫他人打电话通知并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患者应仰卧平躺于硬质平面,解开衣领和腰带,操作者跪在其旁。
操作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1/3交界处(男性可选择在双乳头连线的中点),右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操作者肩、肘、腕应位于同一轴线,身体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胸外按压时应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肘关节伸直,依靠自身重力垂直向下按压。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患者胸壁,保持已选择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但不宜超过6cm。儿童和婴儿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约5cm,婴儿约4cm)。如果具备自动体外除颤仪,应该联合应用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
开通气道
行30次心脏按压后,开通气道。清除病人口腔、鼻腔的异物和分泌物,若有假牙应取下。
若无颈部创伤,一般采用仰头抬额法开放气道。即操作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向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保持气道通畅。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
在确保气道通畅时,操作者左手的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完全包绕病人的嘴部,然后缓慢吹气,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确保足量的气体进入患者肺部。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患者凭借胸部弹性收缩被动完成呼气。
吹气量以能看见患者胸廓起伏即可。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2,交替进行。对于婴儿和儿童,按压和通气的比例可为15:2。
通气与氧供
通常用面罩、简易球囊维持通气,医院内病人在呼吸机可用之前,使用球囊-面罩通气。
电除颤、复律与搏治疗
一次除颤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循环的CPR后,再评估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是否恢复或有无恢复的征象(如触及大动脉搏动,肢体有自主运动等),必要时可再次除颤。


上一篇:使命召唤11攻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