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海
个人学习及工作主要经历:
1986.09-1990.07成都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本科
1990.09-1992.12 成都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硕士
1993.03-1995.07 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科学研究所 博士
1995.07-1997.11 四川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1997.11-2001.07 四川大学 副教授
2001.07-2003.08 四川大学 教授
2003.08至今 四川大学 教授、博士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固体力学、计算力学
近五年主要学术简介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EI:12篇,SCI:4篇。复杂地基拱坝坝肩稳定分析系统[简称:EASA2009]V1.0已申请软件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9SR056060)。目前国外尚未发现类似软件。成功应用于二滩、溪洛渡、小湾等高拱坝的坝肩稳定分析。同年还成功申请自主研发岩土工程分析系统软件的著作权,禹衡岩土工程分析系统 [简称:NASGEWIN] V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9SR027603。开展的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溪洛渡水电站”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了反馈分析的新思路,能够有效模拟围岩松弛等现象,在溪洛渡地下厂房开挖中不仅进行了反馈分析,而且成功预测了后续开挖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这部分研究国内外均无现成的研究成果,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发的成套软件对后续类似地下厂房的检测反馈分析必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研课题1.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研究
2. 经受汶川地震考验的沙牌拱坝及其抗震能力研究
3. 黄金坪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研究
4. 大坝深孔有限元结构优化及高烈度地震条件下动力
主持及参与的相关项目1.大坝深孔有限元结构优化及高烈度地震条件下动力配筋分析(大岗山)
2.贵州省道真县沙坝水库扩建加高工程面板堆石坝渗流及应力应变三维有限元分析
3.寨子河水库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三维渗流及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
4.贵州省习水县铜灌口水库面板堆石坝渗流及应力应变三维有限元分析
5.杨家园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及坝肩稳定性分析
6.巫溪县双通引水工程双曲拱坝三维有限元复核计算分析
7.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研究
8.经受汶川地震考验的沙牌拱坝及其抗震能力研究
9.金佛山水利工程材料试验研究
10.黄金坪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监测与反馈分析研究
11.天星坝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静动力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及渗流分析
12.古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渗流及静动力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
13.湾河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静动力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及渗流分析
14.大岗山水电站刚体弹簧元拱坝坝肩抗滑稳定分析
15.黄金坪尾水支洞及尾水洞开挖支护及衬砌三维有限元计算
16.溪洛渡拱坝表孔及深孔结构布置研究及应力分析
17.广西田林县那比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4#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和加固处理措施优化研究
18.重庆市秀山县隘口水库工程渗流及坝体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19.斜卡面板堆石坝渗控标准研究及趾板建基面复核
20.重庆市奉节县青莲溪水利工程拱坝应力应变及坝肩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21.拱坝坝肩刚体弹簧元法静、动力抗滑稳定分析研究(锦屏)
22.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出线竖井覆盖层段稳定性分析与预案研究
23.溪洛渡拱坝导流底孔群及进口悬臂结构应力分析及结构措施研究
24.广西田林那比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深层抗滑稳定
25.斜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渗流及静动力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
26.古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渗流及静动力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
27.重庆市奉节县梅溪河渡口坝水电站工程拱坝应力应变及坝肩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28.溪洛渡拱坝坝基置换方案及相应结构措施对坝体及基础应力应变影响研究
代表性论著《刚体弹簧元理论及应用》,《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
承担的主要课程
本科课程:弹性力学及有限元(中/英)
研究生课程:有限元法
期刊编委
《人民长江》 特约编委
《岩土力学》 编委
主要学术兼职2009至今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 会员
2003.09至今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评审专家
2005.07至今 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2012.01至今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08.08至今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
获得荣誉1.溪落渡高拱坝坝肩静动力稳定及坝肩孔口应力分析,四川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 排名: 1;
2.高拱坝坝基稳定性研究,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2年排名:3;
3.高拱坝整体稳定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排名:7;
4.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和处理措施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排名: 5;
5.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水利发电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4年排名:4;
6.深厚覆盖层出线竖井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6年排名: 2;[1]
上一篇:买东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