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社
1949年,上社镇境域属盂县第五区。
1958年,属英雄公社。
1959年,设立上社公社。
1980年,撤销川干生产大队。
1984年2月,上社公社改上社镇。
2000年12月,榆林坪、肖家汇2个乡并入上社镇。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上社镇地处盂县中部,东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为邻,南连北下庄乡、孙家庄镇、苌池镇,西与西潘乡为界,北接下社乡、梁家寨乡,镇人民政府距县城约30千米,总面积376.37平方千米。
水文上社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龙华河、南北河、石塘河3条,河流总长度42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龙华河,从南至北流经境内邀童来、上社黄沙口等村,长10千米。
自然资源上社镇境内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片麻岩、花岗岩、黄沙、蛭石等。
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末,上社镇下辖47个行政村。
2011年上社镇区划详情???上社村宋家庄村佛堂村胡家庄村中庄村上庄村刘家庄村白藏村下鹤山北村下鹤山南村上鹤山村大水头村秋林村车箱村西湾村店上村赵家沟村邀童来村外独头村里独头村截至2020年6月,上社镇下辖1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上社村。[1]
2020年上社镇区划详情???上社村宋家庄村佛堂村徐峪沟村白藏村下鹤山村上鹤山村张城堡村中社村龙门汖村肖家汇村柴庄村邀童来村大独头村榆林坪村车轮村人口截至2011年末,上社镇辖区总人口1638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00人,城镇化率24.4%,总人口中,男性8339人,占50.9%;女性8048人,占49.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6370人,占99.9%;有哈尼、苗、壮等5个少数民族,共17人,占0.1%,人口出生率8.8‰,人口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长率1.1‰。
截至2018年末,上社镇有户籍人口15943人。
总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1205男5789女5416家庭户户数3333家庭户总人口(总)11205家庭户男5789经济
综述
2011年末,上社镇有商业网点239个,职工605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5652元。
2018年,上社镇有工业企业2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农业
2011年,上社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19620亩,农业总产值6600万元,比上年增长9%,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马铃薯为主,生产粮食736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产肉类181吨;畜牧业总产值800万元,森林面积42.2万亩,林地面积15.9万亩,林木覆盖率65%,水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23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核桃,大型农业机械30台(辆)。
上社镇种植地
工业
2011年,上社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22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5%。
历史文化地名由来
上社镇,因辖区位于龙华河中上游,又是附近居民祭祀与社交之地而得名。
交通运输上社镇有214省道过境,县乡级公路6条,总长60千米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日发客车6班次,发送旅客300人次。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2011年末,上社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5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7所,在校生1368人,专任教师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1人,专任教师5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所。
上社镇学校
科技事业2011年末,上社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0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0人,经营管理人才50人,技能人才40人,农村实用人才282人。
文化事业2011年末,上社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影放映队1个,年放映400场次,观众达5万人次;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48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0人,主要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有上社村文艺表演队。
基础设施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上社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12千米,投递点12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6000份、期刊6000册,业务收入12.9万元,固定电话用户2400户,移动电话用户78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00万元。
供电
2011年末,上社镇有镇区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
道路
2011年末,上社镇有镇区道路总长度10千米。
医疗卫生2011年末,上社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4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7张,专业卫生人员14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5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700人次,住院手术14台次,出院病人30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4300人,参合率94%。
社会保障2011年,上社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9户,人数232人,支出8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城市医疗救助10人次,支出21000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2户,人数1133人,支出170万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人,支出54.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49人,支出67.23万元,比上年增长63.6%;农村医疗救助18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56人次,共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临时救济50人次,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2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6万元,比上年增长3%。
代表人物刘兆俊(1916—1981),盂县上社镇上社村人,民国27年,刘兆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晋南战役、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解放西北、西南战役、贵州剿匪、抗美援朝等无数战斗。他身经百战,作战勇敢,不怕牺牲。1981年7月刘兆俊病逝于上海,享年65岁。
上一篇:海蟹品种
下一篇:没有了